>>>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数字的警铃“叮咚!”手机屏幕应声而亮,不是微信好友的问候,

也不是抖音的搞笑推送,

而是一条冰冷的、不带任何感***彩的短信——XX银行尊敬的客户,

您尾号XXXX的信用卡本期账单金额为1823.67元,最低还款额182.37元,

到期还款日10月26日。李静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像是被那串数字烫了一下,

迟迟没有点开详情。1823块6毛7。她心里默默重复了一遍,

一股熟悉的、沉甸甸的东西又压回了心口。这感觉,上个月刚经历过,上上个月也是,

仿佛一个永不迟到的恶客,每个月定时敲响她家的门。这才月初啊,账单日是6号,

这“债主”就来提醒了。她烦躁地把手机反扣在办公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引得旁边工位的小王探头看了一眼。李静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摇摇头,示意没事。没事?

怎么可能没事。这1800多,像一块巨石。

里面不仅有她上个月“没刹住车”的超支——具体买了啥?好像是一件急需的秋冬外套,

孩子非要买的那个贵价文具盒,还有几次下班太累懒得做饭点的外卖……林林总总,

当时觉得都是必要的、小的开销,凑在一起,就成了这个让她心惊肉跳的数字。

更让她憋闷的是,这里面还包含了替丈夫张强垫付的一部分开销。张强,她口中的“队友”,

在生活的这场游戏中,他们俩似乎总是在“互相补位”,

只不过补的往往是对方财务上捅出的娄子。想到张强,李静更烦了。

他的信用卡还款日是月初,比她的早几天。不出所料,这个月初他又抓瞎了,两手一摊,

眼神躲闪,“老婆,这个月……周转不开,你先帮我垫上,月底!月底我跑几趟好单子,

肯定连本带利还你!”“利?”李静当时心里冷笑,“你拿什么还利?

能填上本金我就谢天谢地了。”可心里再怎么不情愿,看着他那副焦头烂额的样子,

再看看催款短信上那触目惊心的逾期警告,她还是咬咬牙,从自己本来就不算厚实的工资里,

挪出了一笔钱,替他把那个窟窿暂时堵上了。当时张强感恩戴德,发誓赌咒说月底一定还钱,

那态度诚恳得仿佛下一秒就能去竞选感动中国人物。可这月底还没到,

她自己的“债主”就先上门了。一整天,李静都工作得心不在焉。

那1823.67像一个背景音,在她脑子里嗡嗡作响。她算了一下自己的工资,

算了一下这个月必要的开支:房贷、孩子的奶粉尿布、水电煤气……好像刚刚够,

甚至还有点紧巴。如果张强承诺的那笔钱能到位,就能松一口气。对,张强!

他昨天跑货拉拉回来,好像提了一嘴,说有个老客户结了一笔运费,虽然不多,

但总算见着进账了。当时李静正忙着给孩子洗澡,没细问。现在,

这笔“进账”成了她的救命稻草。她拿起手机,

点开那个熟悉的、备注为“队友不靠谱版”的微信头像,打字:“我看到你卡里进钱了?

我信用卡要还了,我先转走我的那部分了哦。”她尽量让语气显得平静,不带责备。

消息发出去,如同石沉大海。等了十几分钟,没回复。李静心里的火苗开始往上窜。

她直接一个电话拨了过去。响了七八声,终于接了。“喂?老婆,啥事?”背景音有点嘈杂,

像是在路上。“我给你发微信你没看?我信用卡要还了,看你卡里有钱,我转了啊。”“啊?

那个……今天不行啊老婆。”张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促,“我这边有点事,正忙着呢。

”“什么事比还钱还急?”李静的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了质问。“就……一起跑车的王老三,

你知道吧?他突然生病住院了,我们几个哥们约好了今天一起去医院看看他。

总不能空着手去吧?”张强解释道。李静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去看病人,

这是人情世故,没法拦。但她有种不好的预感。“哦,那你去吧。打算买点什么东西去看?

”“买啥东西啊,直接给点钱实在,让他自己想买啥买点啥。我们商量好了,一人给五百。

”张强说得理所当然。五百!李静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她仿佛能听见钞票长翅膀飞走的声音。“五百?这么多?”她忍不住脱口而出。“不多啊,

都是这个数。行了行了,我开车呢,先不说了,晚上回家再讲。”张强似乎不想多谈,

匆匆挂了电话。听着电话里的忙音,李静站在原地,手里紧紧攥着手机,指节都有些发白。

五百块,差不多是她三分之一的账单金额了。他张强倒是大方,出手就是五百,

对自己家的窟窿怎么就那么抠搜?第二章:面子和里子下班回到家,

屋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烟味。张强已经回来了,正窝在沙发里看电视,神情有些疲惫,

也有些……闪烁。孩子在自己房间里玩积木。李静放下包,换了鞋,走到客厅,

直接坐在张强对面的椅子上,眼睛盯着他。“去看过王老三了?他什么病?严重吗?

”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关心。“啊,看了。急性阑尾炎,做了个小手术,

没啥大事,住几天院就能出院。”张强挪了挪身子,视线不太敢和李静对接。“哦,那就好。

钱……给了?”李静切入正题。“给了。”张强点点头,随即像是打开了话匣子,

开始滔滔不绝,“唉,你说这王老三,也是倒霉催的。不过说起来,他比咱们难多了!

你猜怎么着?他之前不是欠了三四万信用卡吗?好家伙,今天听他们一说,这利滚利的,

现在都快滚到十三四万了!吓人不?”李静心里猛地一抽。十三四万!这个数字像一根针,

狠狠扎了她一下。她仿佛看到了王老三,也看到了不久之前的自己和张强。当初他们刚结婚,

买了房,生了孩子,开销一下子大起来。工资不够用,怎么办?信用卡就成了“救命稻草”。

最开始只是刷个三五千,觉得下个月省省就还上了。可下个月又有下个月的花销,工资到手,

还了最低还款额,剩下的额度又忍不住去用。偶尔有个意外支出,比如车子坏了,

老人身体不舒服,更是全靠信用卡顶着。拆东墙补西墙,

窟窿就在这种“下个月就能还上”的错觉中,悄无声息地越来越大。她记得有一次,

他们俩加起来欠了差不多五万,每个月工资一发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还卡,还完卡,

生活费所剩无几,那种捉襟见肘的感觉,现在想起来都让她窒息。感觉每天都在为银行打工,

挣的钱只是在数字上过了一下,然后就流走了,根本留不住。那时候,

他们也像现在的王老三一样,在债务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感觉越还越多,看不到头。幸好,

后来李静下了狠心,勒紧裤腰带,加上父母帮衬了一点,总算把那个大窟窿填上了。

她还记得还清最后一笔信用卡欠款那天,她把所有卡片都剪了,只留了一张额度最低的应急,

发誓再也不碰这种透支消费。可这才消停了几年?张强那边又开始了。他跑货拉拉,

收入不稳定,好的时候一天能挣四五百,不好的时候可能一天都没单子。车要油钱,要保养,

他自己还要抽烟。可他偏偏还是个爱面子、讲哥们义气的人。朋友聚会,

抢着买单;哥们有难,二话不说就帮忙。用他的话说:“人在社会上混,没点人脉怎么行?

钱是王八蛋,花了再赚!”可问题是,钱没那么好赚,而花起来却像流水。

“王老三现在可惨了,”张强还在继续说,“每个月都在还账,可那点收入,光利息都够呛!

今天还说要用我的卡帮他倒一下,应急……”他说这话的时候,眉头紧锁,

似乎真的很同情王老三,也似乎在为自己家的状况感到一丝后怕,但更多的,

是一种“幸好我们没那么惨”的侥幸。李静听着,心里的火气夹杂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她看着张强那张因为风吹日晒而显得有些粗糙的脸,曾经她觉得这张脸充满了奋斗的踏实感,

现在却只觉得疲惫。“你说王老三像当初的我们,”李静打断他,声音冷冷的,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