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锚点灼痕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野蹲在便利店冰柜前,盯着玻璃门里的矿泉水发愣。

不是看水,是看水瓶表面——刚才那股暖流钻进胳膊后,他眼里的世界像被撕开了层滤镜。

此刻瓶身上凝结的水珠,在他视野里拖着淡蓝色的轨迹,每一颗水珠坠落的时间、落点,甚至砸在地面时会溅起多少个小水花,都像慢镜头一样清晰。

这就是“掠夺”那团“牛顿虚影”后的代价?

还是说……这是能力本身?

他摸了摸右手手背,那道淡金色的公式印记还在,像块烧红的烙铁,隐隐发烫。

刚才在“牛顿巷”(现在脑子里己经自动替换了路名)发生的一切,绝非幻觉——三个黑衣人的枪、老头飘飞的书本虚影、还有自己那记精准到诡异的飞踢……“帅哥,买不买?”

便利店员敲了敲柜台,眼神里带着警惕。

林野这才发现自己盯着冰柜看了快十分钟,浑身还沾着老巷的灰,确实像个图谋不轨的流浪汉。

他摸出兜里仅剩的三十块,拿了瓶最便宜的矿泉水,又抓了个面包,结账时指尖触碰到收银台的金属边缘,脑子里突然蹦出一行字:“焊点疲劳度78%,再受三公斤力会断裂。”

林野猛地缩回手,心脏狂跳。

付完钱走出便利店,夜风带着凉意吹在脸上,他才稍微冷静。

刚才掠夺的“可能性”,似乎是“牛顿没发现万有引力”——这意味着,那个“未发生的世界”里,重力法则被延迟了,而他掠夺来的,就是对“被延迟的物理规则”的首觉?

这能力……有点离谱。

他靠在路灯杆上啃面包,目光扫过街对面的写字楼。

十二楼靠窗的位置还亮着灯,那是他前公司的办公室,老板此刻大概正坐在他曾经的工位上,对着新招来的实习生指手画脚。

一股戾气涌上来,林野下意识攥紧拳头,手背上的印记突然烫得厉害。

他看向那栋写字楼的玻璃幕墙,视野里瞬间浮现出无数细密的红线——那是玻璃的应力分布。

“如果……”一个疯狂的念头窜出来,“如果我能让那块玻璃刚好在老板抬头时裂开呢?”

这个想法刚冒头,就被他掐灭了。

老头那句“会改命的”像根刺扎在心里。

巷口的路牌只是小改动,要是真动了写字楼的玻璃,会引发什么?

正琢磨着,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是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显示“未知”。

林野犹豫了一下,接起。

“林先生,晚上好。”

电话那头是个平稳的女声,听不出年龄,“我是时序局外勤三组的周砚,我们刚才在‘褶皱巷’见过。”

林野的呼吸瞬间停滞,握着矿泉水瓶的手指收紧,瓶身被捏出一道白痕——他甚至能“看到”塑料分子在受力处的轻微变形。

“别紧张,我们暂时不会采取强制措施。”

周砚的声音带着公式化的冷静,“你刚觉醒‘锚点视觉’,又掠夺了‘168号褶皱’的可能性结晶,现在应该很困惑。

明早九点,城西旧图书馆三楼,我们可以聊聊。”

“你们想干什么?”

林野的声音有些发紧。

“不是我们想干什么,”周砚顿了顿,语气里第一次带上点情绪,像是叹息,“是你需要知道,‘掠夺’的代价,远不止路牌改名那么简单。”

电话挂断,听筒里只剩忙音。

林野站在原地,后背沁出冷汗。

时序局找上门的速度比想象中快,而且对方似乎很清楚他的状态——“锚点视觉可能性结晶”,这些词都指向一个事实:他们对这种“掠夺者”并不陌生。

难道以前也有像他这样的人?

他低头看手背的印记,金色的纹路似乎比刚才更清晰了些,像活过来的虫,在皮肤下游走。

突然,印记猛地一闪,林野的视野里炸开一片混乱的虚影:是那个穿中山装的老头,被黑衣人按在地上,嘴角淌着血,却在冷笑;是无数个“自己”,有的在巷子里被黑衣人抓住,有的拿着结晶狂笑,还有一个……浑身是血地倒在废墟里,手背上的印记变成了纯黑;最后浮现的,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灰色迷雾,雾里有个模糊的轮廓,像是由无数碎片拼起来的人,正隔着雾,静静地“看”着他。

“嗡——”虚影消失,林野晃了晃才站稳,矿泉水瓶在手里被捏扁,水顺着指缝流下来。

这就是“织命”?

用无数可能性的碎片,拼出一条越来越诡异的路?

他咬了咬牙,把空瓶扔进垃圾桶。

去,为什么不去?

他现在就像站在悬崖边,时序局就算是递来一把刀,也比自己瞎琢磨强。

回到出租屋时,己经是后半夜。

林野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

他试着集中精神,果然,视野里又出现了那些“未发生的影子”:桌角的台灯旁,飘着个虚影——是“这盏灯今晚短路引发火灾”的可能性,结晶是团跳动的小火苗;窗台上的盆栽,旁边有个模糊的人影——是“昨晚没关窗,小偷进来偷走盆栽”的可能性,结晶是片蜷曲的叶子;甚至他自己的枕头边,都浮着个微小的结晶,虚影是“他明天出门被花盆砸中”的瞬间。

这些“可能性”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房间里,有的微弱,有的明亮,每一个都在无声地诱惑着他。

林野猛地闭上眼睛。

他想起老头被按在地上时,眼里的光不是绝望,是愤怒。

想起周砚电话里那句“代价不止路牌改名”。

或许,“掠夺”确实能让他变强,能让他报复老板,能让他在这个操蛋的世界里活得轻松点。

但那些被掠夺后坍塌的“褶皱”,那些被篡改的现实细节,最终会织成一张什么样的网?

天亮前,林野做了个决定。

他没有去碰房间里任何一个“可能性结晶”,只是起身,找出压在箱底的旧背包,装了件换洗衣物和仅剩的几块零钱。

手背上的印记,在晨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时,轻轻颤了一下,像是在回应,又像是在警告。

旧图书馆离这里不远,坐公交只要西十分钟。

林野站在站台等车,看着车水马龙,突然觉得这个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陌生得像另一个世界。

而他,己经一脚踩进了那个藏在“褶皱”里的、光怪陆离的真相。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