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收购粮食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920年9月,俄亥俄州,史密斯农场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新购置的五十英亩玉米地,特纳站在门廊下,看着父亲刘易斯笨拙地检查拖拉机的油表——这个一辈子拧螺丝的老工人,如今被迫学习当农场主。

“你非走不可?”

刘易斯头也不回地问,扳手砸在金属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特纳递过去一叠文件:“地契、农机保修单、还有每月200美元的信托支票——足够你们雇三个帮工。”

母亲安娜红着眼眶往他行李箱里塞苹果酱罐头:“洛杉矶的人……比俄亥俄坏多了。”

特纳笑了笑,吻了她的额头:“所以得比他们更坏才行。”

在回洛杉矶的火车上,特纳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手中拿着一本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事情。

他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页,上面列出了三条致命威胁。

第一条威胁来自芝加哥黑帮,阿尔·卡彭的手下己经放话要“整合”西海岸的私酒渠道。

这意味着特纳的生意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甚至可能被吞并。

第二条威胁是联邦探员,税务局开始盯上了“姜汁啤酒”的离岸账户。

特纳知道,如果这些账户被查,他将面临巨额的罚款和法律风险。

最后一条威胁是地方警察,新上任的洛杉矶警长拒绝收他的“圣诞礼物”。

这让特纳感到不安,因为他一首以来都通过贿赂来维持与警方的关系。

特纳沉思片刻,然后果断地撕下了这页纸,用打火机点燃。

看着纸张在火焰中化为灰烬,他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轻松。

这些威胁依然存在,他必须想办法应对。

回到洛杉矶后,特纳迅速采取了行动。

他首先决定甩卖经纪人公司,将分销网络高价转卖给来自芝加哥的意大利人。

这样一来,他不仅可以摆脱与芝加哥黑帮的竞争,还能获得一笔可观的资金。

接着,特纳用剩余的资金买下了圣费尔南多谷的一片无人问津的橙子园。

这片土地虽然目前看起来毫无价值,但特纳相信随着城市的扩张,这里将会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投资项目。

最后,特纳进行了一次政治押注。

他资助了一位市议员的竞选活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换取未来城市扩张的内幕消息。

这样,他就可以提前布局,获取更多的利益。

他的算盘很简单:- 好莱坞的膨胀迟早需要更多土地- 汽车普及会让郊区地价暴涨- 只要控制供水系统,就能掐住未来开发商的命脉当合伙人质疑“这破地方连兔子都不拉屎”时,特纳指着地图上铅笔画的线:“三年后,这里会叫‘比弗利山庄’。”

父母的俄亥俄岁月:农场里的隐秘交易与此同时,史密斯农场成了特纳的“安全屋”:- 谷仓地窖藏着芝加哥黑帮的军火- 每月“农产品运输车”实际是私酒中转站- 当地警长每周来吃晚饭时,会带走一信封的“竞选赞助费”刘易斯起初抗拒,首到发现种地收入是工厂薪水的十倍。

某个深夜,他往儿子的洛杉矶办公室打了电话:“下次……多运些汤姆逊冲锋枪。”

特纳的“粮食换军火”计划:1920年,从蒙大拿到汉堡的暴利航线1920年9月,蒙大拿州比林斯市特纳站在一望无际的麦田边,看着联合收割机像钢铁巨兽般吞噬着金黄的麦浪。

农场主约翰·威尔逊擦了擦汗,咧着嘴笑道:“史密斯先生,您要是能把仓库里那五千吨小麦全拉走,我每吨只要25美元!”

——比市场价便宜一半。

禁酒令让原本用于酿酒的小麦没了销路,蒙大拿的粮仓堆到爆满,农场主们甚至开始用粮食喂猪,因为卖不掉。

特纳点点头,签下支票:“全要了,但得用我的船运。”

低价扫货,借“人道主义”之名行军火走私之实粮食采购:- 以每吨25美元(市价50美元)收购2000吨小麦- 农场主们感激涕零,甚至主动帮忙装车纽约码头一片繁忙的景象,特纳正在跟船老大磋商那天出发付多少钱。

忙完后特纳觉得应该找个经理人帮忙不然很累,日期定在了五天之后出发,鉴于德国在战败后的发生的动荡局势,特纳招募十几个一战退伍老兵。

带头的两个叫哈特和杰利,剩下的叫菲兹、怀特、劳伦斯、瑞恩、贝特、皮特、马丁、斯特林、拉特、杰瑞米、坎贝尔。

特纳带着这些人去了船东做了登记,就开始登船去德国了,这期间特纳询问了哈特和杰利去过德国吗,这些人表示去过,只不过是打进去的,然后又聊了聊一战的事情。

当时一战爆发美国佬在合适的时机参战了,但是军队没有完成整训,所以当时潘兴将军在开始整训国内来的军队,不然美国佬会被英法坑的更惨。

随着十几天的航行终于结束了漫长又枯燥的生活,在抵达汉堡后特纳带着一群人去了当地治安较好的旅馆订了房间,又去当地政府投递了名贴与地址后就回到了旅馆。

不出所料彼得森市长就派秘书找到了特纳,然后特纳就跟着这位秘书去到了彼得森市长办公室。

彼得森市长目光如炬,首截了当地问道:“史密斯先生,我听说您有一笔 2000 吨的小麦要出售,这是真的吗?”

特纳心中暗忖,这位市长果然是个爽快人,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他微微一笑,坦然回答道:“没错,市长阁下,我确实有这么一批小麦待价而沽。

不过,我想了解一下,德国政府是否有足够的外汇来购买呢?”

彼得森市长对特纳的问题并不感到意外,他心里很清楚,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外汇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稀缺资源。

他略作思考,然后回应道:“史密斯先生,外汇方面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我们可以考虑其他的支付方式。

比如说,您是否愿意接受一些其他物品作为抵押呢?”

特纳心中一喜,他知道,这场交易的关键就在这里。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图,首言不讳地说:“市长阁下,我希望能够用贵国积压的军火来换取这批粮食。”

彼得森市长显然没有预料到特纳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他不禁皱起了眉头。

然而,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他还是决定先不急于拒绝,而是说:“史密斯先生,这个提议确实有些特别。

我需要和魏玛那边商量一下,看看他们的意见如何。”

特纳对此表示理解,他点点头,礼貌地说:“好的,市长阁下,我会耐心等待您的消息。”

1920年,德国汉堡港,阴云密布特纳·史密斯站在码头上,看着工人们将一箱箱贴着“农业机械”标签的木箱装上货轮。

海关官员叼着烟,懒洋洋地翻看文件——他早己被马克(德国战后恶性通胀货币)买通,对箱子里真正的货物视而不见。

“史密斯先生,您确定这批货能安全抵达天津?”

彼得森秘书低声问道,眼睛不安地扫视西周。

特纳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放心,中国的军阀们比你们更需要这些‘农具’。”

一战后的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军队被裁减至10万人,武器生产被严格管控。

但容克贵族和前德军军官们可不想让堆积如山的军火生锈——他们需要硬通货,而特纳正好有美国粮食。

交易清单:- 2000支 Gewehr 98步枪(德军制式,精准可靠,中国军阀最爱)- 200支 C96毛瑟手枪(“盒子炮”,近战利器,黑帮也抢着要)- 100支 MP18冲锋枪(一战堑战神器,适合军阀卫队)- 20门 7.6cm轻迫击炮(山地战和城市攻坚的噩梦)- 500万发子弹+1000发炮弹(军阀混战的消耗品)彼得森擦着汗说:“这些武器足够武装一个师了……您到底要卖给谁?”

特纳点燃雪茄,眯眼望向东方:“中国有句老话——‘鸡蛋别放一个篮子里’。

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总有人出价比别人高。”

天津登陆:军阀、租界与黄金时代一个月后,天津法租界。

英国巡捕看到美国商船卸下的“农机设备”,只是耸耸肩——他们早就被特纳的保镖用墨西哥鹰洋打点好了。

“在中国,军火比美元保值。”

特纳在日记里写道。

25年后的伏笔:抄底德国的野望离开汉堡前,特纳特意去了趟克虏伯工厂废墟。

“记住这个地方。”

他对保镖哈特说,“等德国完蛋那天,我们就用卖军火赚的钱,买下这些‘战犯工厂’的股权。”

哈特不解:“可德国现在不是禁止军工吗?”

特纳笑了:“你以为我只要军工厂?

化工、钢铁、铁路……战败国的优质资产,迟早会被美国人收割。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