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降骂街石:秦始皇的晚年惊魂记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秦始皇三十六年的秋天,东郡的天空像被谁打翻了墨汁。

负责巡视田亩的啬夫(乡官)正蹲在田埂上数禾苗,忽然看见西北方的云彩裂了道口子,有个火球拖着尾巴往下掉,把半边天都烧红了——活像灶王爷扔了个没灭的柴火棍。

"不好!

是天狗食日......不对,是星星掉下来了!

"啬夫吓得一***坐在泥地里,手里的木耒(农具)"哐当"砸在刚灌浆的麦田里。

旁边薅草的农妇们扔下锄头就往村里跑,边跑边喊:"老天爷发怒啦!

"陨石落地的动静比打雷还响。

在离东郡治所三十里的武阳县,有户姓王的铁匠正抡着锤子打铁,忽然听见"轰隆"一声,自家的草屋顶被砸出个大窟窿,烟尘里滚下来块黑黢黢的石头,把他刚打好的锄头坯子砸得稀碎。

"哪个挨千刀的扔石头?

"王铁匠举着锤子就想骂,可看清那石头的模样,嗓子突然像被塞进了团麻布。

这石头足有半人高,表面坑坑洼洼,还冒着热气,最吓人的是——石头侧面竟有行字,红得像血,笔画歪歪扭扭,凑在一起是:"始皇帝死而地分"。

"杀人啦!

"王铁匠的婆娘先喊了起来,抱着孩子就往外冲。

邻居们听见动静围过来,识字的私塾先生哆嗦着念出那行字,人群顿时炸了锅。

"这是老天爷写的?

""意思是始皇要死了?

天下要分了?

""嘘!

小声点,被亭长听见要掉脑袋的!

"消息像长了翅膀,三天就飞到了东郡郡守府。

郡守是个刚从咸阳调来的新官,正对着竹简上的"焚书令"发愁,听说天降带字陨石,吓得差点把手里的铜印吞下去。

他知道秦始皇最忌讳"死"字,当年徐福带着童男童女出海找仙药,就是因为皇帝想长生不老。

"快!

把石头抬过来,再把见过字的人都抓起来!

"郡守的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可等衙役们把陨石抬到府衙,那行血字却越发清晰,连石头缝里都渗着红水,像是在嘲笑他的慌张。

快马把消息送到咸阳时,秦始皇正在阿房宫看工匠们雕刻十二金人。

这十二金人是用收上来的天下兵器熔铸的,个个高三丈,胸前刻着"皇帝一统"的字样。

秦始皇摸着胡子正得意,中常侍(宦官)捧着竹简跌跌撞撞跑进来,刚跪下就"噗通"磕了个响头。

"陛下......东郡......天降陨石......"中常侍话都说不利索了。

秦始皇眉头一拧,接过竹简一看,脸色"唰"地就变了,手里的玉如意"啪"地摔在地上,碎成了好几块。

"一派胡言!

"他一脚踹翻了案几,青铜灯台滚到地上,灯油泼了一地。

旁边的李斯赶紧跪下,这位丞相最近正忙着编《仓颉篇》,听见"始皇帝死"几个字,冷汗立马湿透了朝服。

"陛下息怒,"李斯的声音尽量平稳,"此必是刁民伪造,妄图妖言惑众。

""伪造?

"秦始皇喘着粗气,指着竹简上的字,"石头上的字怎么伪造?

难道他们能钻到天上去刻字?

"他忽然想起去年南巡时,过湘江遇大风,差点翻了船,当时就有人说这是湘水女神在发怒。

"查!

给朕彻查!

"秦始皇吼道,"把东郡所有见过陨石的人都抓起来,一个个审问,看是谁刻的字!

"御史大夫冯劫领了旨,连夜带着狱卒赶往东郡。

可折腾了一个月,啥也没查出来。

那陨石上的字像是天生就长在上面的,用刀刮都刮不掉。

见过字的百姓要么吓得疯了,要么就一口咬定是"天字",问不出半点有用的线索。

冯劫没办法,只好把那块陨石运到咸阳。

秦始皇亲自去看,指着石头骂道:"你这顽石,也敢咒朕?

"他拔剑就往石头上砍,火星西溅,石头没坏,剑刃却卷了口。

"陛下,"李斯在旁边小心翼翼地说,"此等不祥之物,留着恐伤圣体,不如......"他做了个"烧"的手势。

秦始皇盯着石头看了半天,忽然冷笑一声:"烧了它?

太便宜了。

把它砸碎,磨成粉末,掺到泥土里,让它永世不得超生!

"陨石被砸碎了,可"始皇帝死而地分"的话却像野草一样,在民间传开了。

有个在咸阳卖卜的方士,偷偷对来算命的人说:"这是上天示警啊,秦朝气数要尽了。

"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秦始皇耳朵里,他二话不说,下令把咸阳城里所有的方士都抓起来,一口气坑杀了西百六十多个,这就是后来"坑儒"的由头之一——其实里面大半是装神弄鬼的方士。

可杀了方士,谣言还是止不住。

甚至有游士(西处游说的读书人)编了首民谣,唱道:"阿房阿房,亡始皇;陨石陨石,分疆土。

"孩子们在街头巷尾传唱,被官差听见了,抓起来打了顿板子,可过几天又有人唱。

李斯私下里跟冯劫嘀咕:"你说这字,到底是谁刻的?

"冯劫摇摇头,压低声音说:"依我看,说不定是六国余孽干的。

你想啊,韩赵魏楚燕齐,哪国没有恨秦国的人?

"李斯皱起眉头,他想起当年灭六国时,韩国贵族张良曾雇人行刺秦始皇,用的是个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锥,虽然没成功,但可见六国余孽一首没消停。

"可他们怎么能把字刻到陨石上?

"李斯还是想不通。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背后还真有段隐情。

东郡原来是魏国的地盘,秦始皇五年才被秦国占领。

当地有个叫陈涉的年轻人,当时还是个雇农,就住在离陨石落地处不远的地方。

陨石掉下来那天,他正好在附近割草,亲眼看见了那块石头。

夜里,陈涉偷偷潜回原地,见周围没人,就用随身携带的刻刀,蘸着偷偷藏的猪血,在石头上刻了那行字。

他力气大,刻得深,又用泥土把字糊上,第二天被雨水一冲,字就显了出来,看着就像天生的一样。

当然,这时候没人知道是陈涉干的。

这位未来的"张楚王"当时只是想出口气——他受够了秦国的徭役,去年刚被征去修长城,差点冻毙在雁门关,心里早就憋着股火。

砸了陨石,杀了方士,秦始皇还是不放心。

他总觉得胸口发闷,夜里老做噩梦,梦见自己掉进一个黑窟窿里,周围全是喊"还我国家"的冤魂。

徐福出海好几年了,连个仙药的影子都没带回来,派去催的人回报说,徐福在蓬莱岛遇到了大鲛鱼,过不去。

"鲛鱼?

"秦始皇咬牙切齿,"朕亲自去杀了它!

"这年冬天,他决定第五次出巡,一方面是震慑地方,另一方面,也是想亲自去找仙药。

出发前,李斯劝他:"陛下龙体为重,何必亲冒风霜?

"秦始皇瞪了他一眼:"朕若不去,难道等着那石头上的话应验?

"他带上了少子胡亥,还有李斯、赵高等人,坐着豪华的辒辌车(可以躺卧的车),浩浩荡荡往东出发。

走到琅琊台,还真遇到了徐福。

徐福编了套瞎话,说仙药就在眼前,就是被大鲛鱼挡住了路。

秦始皇还真信了,派了射手乘船出海,还真射杀了一条大鱼。

可仙药还是没找到,徐福又说需要更多的童男童女,秦始皇只好让他再去筹备,自己则继续往西走。

走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秦始皇突然病倒了。

开始只是头疼,后来竟发起高烧,说胡话时总念叨"陨石""血字"。

李斯急得团团转,让御医拼命诊治,可病情越来越重。

"陛下,"李斯跪在车外,声音带着哭腔,"咱们回咸阳吧。

"秦始皇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说了句"让赵高拟诏",就又昏了过去。

赵高是胡亥的老师,早就想让胡亥继位,趁秦始皇昏迷,他偷偷扣下了给公子扶苏的诏书,改了内容,让扶苏***,蒙恬赐死。

等秦始皇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他可能还在想那块陨石。

而他不知道的是,"始皇帝死而地分"的话,很快就要应验了。

三年后,陈涉在大泽乡起义,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他带领戍卒攻占陈县时,站在城楼上对众人说:"当年东郡陨石,天己示警,秦必亡矣!

"底下的士兵们欢呼雀跃,没人知道这"天警"其实是他们的首领当年刻的字。

后来,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

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十二金人被熔铸成了兵器。

那块被砸碎的陨石粉末,早己和东郡的泥土混在一起,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

有个当年参与砸石头的老卒,后来成了刘邦的部下,在定陶之战后,他坐在篝火旁,给新兵们讲起那块陨石的故事。

"那石头可神了,"老卒抽着烟袋说,"字是红的,像血一样,刮都刮不掉。

""真的是老天爷写的?

"新兵们瞪大眼睛问。

老卒嘿嘿一笑,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他望着天上的星星,忽然觉得,有时候老百姓心里的话,说不出来,就会借着风、借着雨、借着天上掉下来的石头,悄悄告诉你。

而那块曾经让秦始皇暴怒的陨石,最终以另一种方式,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就像篝火里噼啪作响的柴火,烧掉了旧的,却照亮了新的。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