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篮球场的三分球:陆景琛的绝对领域
“砚秋,待会儿有篮球赛哦,三班对五班,去看吗?”
沈砚秋正在用红笔给错题标注错误类型,笔尖顿了顿:“不去。
根据我的时间规划,放学后需用一小时整理课堂笔记,剩余时间分配给物理习题。”
“可是……”温以宁翻开素描本,露出里面草草画的篮球场速写,“听说五班有个很厉害的后卫,不过我们班的陆景琛肯定更厉害!
他的三分球超准的。”
沈砚秋的目光落在“陆景琛”三个字上,脑海里浮现出后桌男生转笔的样子,以及昨天他抱着篮球浑身是汗的模样。
她抿了抿唇,把笔记本往旁边挪了挪:“篮球比赛的观赏价值低于学习效率,不符合时间最优利用原则。”
温以宁没放弃,眼睛亮晶晶的:“就看一节嘛!
反正你整理笔记那么快,不差这二十分钟。
而且……陆景琛是我们班的主力呢,作为同学也该去加油呀。”
沈砚秋刚要拒绝,身后突然传来椅子摩擦地面的声响。
陆景琛站起身,校服外套搭在肩上,露出里面印着10号的球衣。
他路过她们座位时,脚步顿了顿,视线扫过温以宁的素描本,又落回沈砚秋紧绷的侧脸上。
“新同学,”他声音里带着点笑意,“要不要来见识下什么叫‘绝对领域’?”
沈砚秋抬头时,正撞上他眼底的光。
那不是课堂上漫不经心的痞气,而是一种藏不住的自信,像即将出鞘的剑,带着锐不可当的锋芒。
她莫名地攥紧了笔,竟没能立刻说出拒绝的话。
陆景琛没等她回答,己经和几个男生勾着肩膀往门外走,走廊里传来他们打闹的声音。
温以宁趁机拉了拉沈砚秋的手:“你看他都邀请了,去吧去吧!
就当是实地观察班级活动,也算为你的‘适应规划’收集素材呀。”
沈砚秋看着笔记本上“放学后活动”那一栏的空白,犹豫了三秒,在心里重新计算了时间分配:若压缩整理笔记时间至西十分钟,可挤出二十分钟用于“非必要社交观察”。
她点了点头,算是默许。
篮球场早己围满了人,欢呼声像涨潮的海水,一波波拍打着看台。
沈砚秋被温以宁拉到前排,刚站稳就听见裁判吹哨的声音。
陆景琛穿着10号球衣站在三分线外,双手抱球,膝盖微屈,目光紧盯着篮筐。
阳光穿过他汗湿的发梢,在球衣号码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他要投三分了!”
温以宁小声惊呼,手里的素描本都快攥皱了。
沈砚秋下意识地屏住呼吸。
只见陆景琛手腕轻扬,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干净利落的弧线,越过所有人的头顶,“唰”地一声穿过篮网,连篮筐都没碰到。
“好球!”
看台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陆景琛转身时,视线精准地扫过沈砚秋的位置,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像是在说“看到了吗”。
沈砚秋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她迅速低下头,在笔记本上写下:“陆景琛,三分球命中率100%(样本量1),投篮姿势标准,手腕发力精准。”
比赛进行得很激烈。
五班的后卫确实厉害,连续两个快攻得分,把比分追得很紧。
轮到三班进攻时,球几经辗转落到陆景琛手里。
他被两个防守队员夹击,身体猛地向后一仰,眼看就要出界,却在落地前把球从腋下甩了出去,精准地传到队友手里。
“哇,这个传球好帅!”
温以宁在素描本上飞快地画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他总能找到最刁钻的角度,就像……就像这篮球场是他家开的一样。”
沈砚秋没说话,视线却不由自主地跟着陆景琛移动。
他跑位时脚步轻快,像猎豹在草原上穿梭,总能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防守时他重心压得很低,手臂张开,像一张无形的网,把对方的进攻路线牢牢锁死。
刚才那个漫不经心转笔的男生,此刻浑身都散发着专注的气场,仿佛这片篮球场就是他的领地,每一寸地面、每一缕阳光都由他掌控。
中场休息时,陆景琛走到场边喝水。
他仰头灌了大半瓶矿泉水,喉结滚动的弧度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温以宁赶紧推了推沈砚秋:“你看,他是不是很厉害?”
沈砚秋刚要点头,就看见陆景琛朝她们这边走来。
他走到沈砚秋面前,把手里的空水瓶捏扁,指尖弹了弹她摊开的笔记本:“新同学,看得懂吗?”
“基本规则了解,战术逻辑可通过球员跑位推断。”
沈砚秋指着刚才他后仰传球的位置,“刚才那个背传,利用了防守队员的视野盲区,传球角度与队友跑位速度的契合度约为89%。”
陆景琛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会得到这样的回答。
他挑了挑眉,重新拧开一瓶水递给她:“懂这么多?
那下半场看好了。”
沈砚秋接过水瓶,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指腹,温热的触感像电流一样窜上来。
她猛地缩回手,水瓶差点掉在地上。
陆景琛低笑一声,转身跑回了球场。
下半场的比分咬得更紧,最后三分钟时,三班还落后两分。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最吵闹的男生都安静下来。
球再次落到陆景琛手里,他被对方两个高大的队员死死盯着,根本没有突破的机会。
时间一秒一秒流逝,裁判己经开始看表。
沈砚秋忽然注意到陆景琛的嘴角勾起一抹熟悉的笑,和他转笔时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如出一辙。
下一秒,他突然向左侧一个虚晃,骗过防守队员的瞬间,猛地向右后方退了两步,稳稳地站在三分线外。
“又是三分!”
温以宁的声音带着哭腔,紧紧抓住了沈砚秋的胳膊。
沈砚秋的心跳得飞快,目光牢牢锁在陆景琛的手腕上。
他起跳时身体舒展得像只雄鹰,篮球离手的瞬间,阳光恰好落在球面上,折射出一道耀眼的光。
“唰——”篮球空心入网的声音,和终场哨声同时响起。
看台上炸开了锅,男生们疯了一样冲进球场,把陆景琛团团围住。
他被队友架着肩膀抛起来,校服外套早就不知所踪,球衣后背被汗水浸得发深,却依旧挡不住那个10号号码的张扬。
沈砚秋站在原地,手里还攥着那瓶没开封的水。
她看着被人群簇拥的陆景琛,忽然觉得刚才那道篮球划过的弧线,比任何函数图像都要清晰。
温以宁兴奋地在素描本上画了个大大的感叹号:“我就说他很厉害吧!
这就是他的绝对领域啊!”
沈砚秋低下头,在笔记本上补充了一行字:“陆景琛,三分球命中率100%(样本量2),关键时刻心理素质稳定,对球场空间掌控力极强。”
夕阳把篮球场染成暖金色时,人群渐渐散去。
陆景琛背着书包走出校门,看见沈砚秋和温以宁站在梧桐树下。
他脚步顿了顿,走过去把外套搭在肩上:“新同学,今天的‘绝对领域’,还入得了眼吗?”
沈砚秋抬起头,正好看见他额角未干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滑落,在夕阳下闪着光。
她想起刚才那个三分球,喉咙动了动,说出的话却依旧带着理科生的严谨:“样本量不足,无法得出最终结论。
建议增加观测次数。”
陆景琛愣了愣,随即低笑起来,笑声在安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
“好啊,”他看着沈砚秋泛红的耳根,“随时欢迎新同学来‘观测’。”
温以宁在旁边偷偷笑,用胳膊肘碰了碰沈砚秋。
沈砚秋猛地回过神,低头看了看手表:“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家了。”
她转身时,听见陆景琛在身后喊:“沈砚秋。”
她停下脚步回头,看见男生站在梧桐树下,手里转着篮球,夕阳落在他眼底,亮得惊人。
“明天还有训练,”他说,“想看的话,随时来。”
沈砚秋没回答,转身快步走进巷子里。
走了很远,她仿佛还能听见篮球砸地的声音,和刚才那个空心入网的瞬间一样,在心底留下了清晰的回响。
她拿出笔记本,在“非必要社交观察”那一栏的空白处,轻轻画了个小小的篮球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