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试锋芒:糖水罐头计划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天刚蒙蒙亮,林薇就醒了。

或者说,她几乎一夜没睡踏实,脑子里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性以及其巨大的风险。

起床后,她表现得格外勤快,帮忙生火做饭,打扫院子。

母亲王秀兰看着她略显苍白的脸和眼底的青色,只当她是为下乡的事愁的,又是一阵心疼叹息。

林薇的心思却全在观察和寻找上。

她在院子的角落里看到了弟弟林斌昨天捡回来的那几块煤核,还有……旁边一小筐他顺手摘回来的、红彤彤却酸涩无人问津的野山楂。

野果!

糖!

这两个词在她脑中瞬间碰撞出火花。

这个年代,糖是绝对的紧俏货,甜味是奢侈品。

野山楂虽然酸,但如果能赋予它甜味……她立刻回到屋里,装作不经意地翻找。

果然,在厨房一个角落里,她找到了母亲藏起来的一个小纸包,里面是比盐还要珍贵的糖精。

母亲只在熬最苦的药时才会舍得用一点点。

一个大胆甚至堪称冒险的计划在她脑中成型——制作“糖水山楂”。

她知道这风险极大。

糖精是国家定量供应,野果算是公家或无主的资源,她这样做,往小了说是占公家便宜、浪费调料,往大了说就是“投机倒把”的苗头。

但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快、成本最低的试水方式。

她没有动母亲那包糖精,那太明显了。

她需要自己的启动“资金”。

她想起自己还有一支几乎没怎么用过的铅笔头,和一本写完了的作业本(纸张背面还能用)。

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在这个年代或许也能换点什么?

下午,趁着母亲去街道开会,父亲上班,弟弟出去玩的空档,她开始了行动。

她小心翼翼地取出极小一部分糖精,用温水化开,然后将洗净的野山楂投入糖精水中浸泡加热。

没有罐头瓶,她找了一个洗刷干净的旧玻璃瓶充数。

整个过程她的心都提着,耳朵竖着听着门外的动静,任何一点脚步声都让她心惊肉跳。

这种强烈的负罪感和紧张感是她前世从未体验过的。

熬煮好的“糖水山楂”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了,红果浸在微微粘稠的液体里,散发出一股人工甜味和果酸混合的、奇特却诱人的香气。

下一步,是销售。

她绝不敢去黑市,那是明确的红线。

她的目标是厂区家属院里那些同样缺乏零食、或许愿意用旧物换点零嘴的孩子,或者心疼孩子、愿意用少量票证换点新鲜口味的妇女。

这需要一个人帮忙。

她自己出面太扎眼。

最佳人选是弟弟林斌。

晚上,她将林斌拉到一边,拿出那瓶“糖水山楂”。

“小斌,想不想尝尝甜味?”

林斌的眼睛瞬间亮了,难以置信地看着那瓶红艳艳的果子,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姐,这……哪来的?”

“我自己做的。

不过不能白吃。”

林薇压低声音,“你帮姐一个忙,拿到家属院那边,看看有没有小朋友愿意用旧铅笔、旧橡皮,或者……嗯,好看的石头、废铜烂铁什么的来换。

记住,千万别说是吃的,就说……是好看的红果子水。

换的时候要偷偷的,别让人看见,尤其不能告诉爸妈和街道的人!

换回来的东西,分你一点尝尝。”

她用上了诱惑和恐吓双重手段。

林斌毕竟是个孩子,对甜味的渴望压倒了对风险的模糊认知,他兴奋又紧张地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林斌揣着那个小玻璃瓶,像做贼一样溜出了家门。

林薇在家坐立不安,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她反复推演着可能出现的意外,后悔、害怕、期待各种情绪交织。

终于,在天快黑的时候,林斌溜了回来,小脸通红,眼睛发光。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包,里面赫然是两支短铅笔、一小块橡皮、几个漂亮的玻璃弹珠,甚至还有……皱巴巴的一两粮票!

“姐!

换到了!”

他兴奋地压低声音,“二胖用铅笔和橡皮换了一颗尝尝,后来铁蛋他妈看见了,问是什么,我按你说的讲了,她居然用这张粮票把剩下的全换走了!

说给她家生病的孩子甜甜嘴!”

成功了!

虽然换来的东西价值极低,但那一两粮票像金子一样闪亮了林薇的眼睛。

这不仅是一点物质的收获,更是一个巨大的信号:这个市场是存在的!

信息差和稀缺性可以产生价值!

她强压下激动,谨慎地收好东西,然后兑现承诺,给了林斌两颗糖水山楂。

弟弟珍惜地含在嘴里,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幸福。

看着弟弟的样子,林薇的心却慢慢沉静下来。

兴奋过后,是更深的忧虑。

这次侥幸成功,下次呢?

铁蛋他妈会不会说出去?

这粮票又该如何安全地变成更有用的东西?

她摸着那枚小小的、粗糙的粮票,感觉它滚烫得吓人。

这微小的火种,既能点燃希望,也足以引火烧身。

下一步,必须更加谨慎。

她想到了沈清悦。

或许,应该去找她聊聊了。

手工制品,比如绣花的手帕,是不是比食物更隐蔽、更安全?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