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章 杭州之行

散装课堂 张末玭 2024-12-05 05:57:1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周一下午两节课上完,出了校门,我就研究周围的公交站牌。

在华强电子市场旁边,有K95路和K53路,都到长途汽车站。

我只要扫码一辆共享单车,两站就到家。

K53来了,我坐到大明湖北门,鬼使神差地下了车。

应该是不收费了,我抱着侥幸的心理过了大门,门卫在门口晃着,对我爱搭不理。

零星有几个人进出。

看到有片竹林,叶子开始泛黄。

虽然才下午西点多钟,整个园子湿漉漉,阴沉沉的。

今天阴天,可能靠近水域的原因,迎面都觉得有一种氤氲的湿气。

石板路旁有汉唐侍女的石像,举着灯笼的部分,就是晚上的路灯。

她们的脸庞饱满,头部微仰,闭目养神,很悠闲的样子。

我提着背包,吃了里面;;;;;;几块阿胶糕,看着波澜不惊的水面,油绿的像长了青苔。

泊船的码头没有游客。

沿着堤岸,我很快走到了西南门。

想扫一辆单车,还是算了,步行走到县西巷也没有两站。

这个时间去贝乐茶店,时间有点早。

每个周一晚上,几个朋友一起喝茶,诵经,聊天。

我还是按原来的7点到吧,这个时间可以约着思思吃晚饭。

她在杨柳风国学堂,应该值班。

联系她,果然在。

前阵儿回家,她还给我和孩子请了朱砂手串。

我们去了泉水人家,点了有名的豆腐,服务员说每天从泰安运过来的。

思思吃得很开心,剩下的打包,我约她去喝茶。

她特意拿了个定制的手提布袋送给沏茶的周姐。

很快,到了诵经的时间。

思思很识趣地走了,诵经不到一个小时,大家走得差不多了,贝乐师兄又拿出来一饼老曼峨,让我们尝。

这一饼2000多元,喝得我们浑身冒汗,满嘴回甘。

后来,大家又抢了一些落水洞。

聊起明天想去杭州的想法,庆水哥建议在灵岩寺待一天,好好感受那里的气场。

去年他孩子高考前学美术,他们在杭州待了不少时间。

有了他们的建议,杭州之行更笃定了。

回到家,己经半夜12点多。

老头还没睡,在卧室听英语。

我说了自己的想法,他也知道从开春我就想去,因为母亲做手术暑假又带孩子,一首没有去成。

他说想去就去呗,我查了车票和车次,说来回就车费800多,再住一晚上宾馆,1000多没了。

但是西湖和大明湖到底有啥不同?

我还是想一探究竟。

狠狠心,订了票,又微信了许倩姐。

犹豫再三,本不想打扰她,可好多年没见了,只知道她大多数时间在浙大看外孙。

如果能见面,我就拿着礼物;如果见不上她,我就轻装上阵。

一大早,许倩姐就大呼小叫:“你来就行,我在杭州,晚上不用住宾馆,住到家里。”

然后就听着她冲女婿喊:“常宁,中午你接小牛回来,我丽妹来了,我得陪她!”

我立马开始收拾东西,装上简单的洗漱用品,拿上手机身份证充电器,取出一饼茶,又拿上非遗的孔明锁,那是黑檀木和黄花梨做的。

有点舍不得,但想想贤大了,她的小外孙正好用得着。

还觉得不够重意,我又取出一块非遗的彩印花布,上有苍龙下有青鹤,寓意“一品当朝”。

4个多小时,从杭州东站坐地铁到了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西门,经过杭州十五中,我边走边拍。

杭州让我感觉磁场舒适,很湿润,也没有风。

见到许姐,她骑着电瓶车,唰一下到我身边停住。

我说你车速这么快,哪能想到你是快60的人了?

许姐除了眼角皱纹多了点,她本来就不胖,还比原来瘦了。

我夸她显年轻了,她像得到了验证似的,说是嘛,太好了!

这个年龄也需要得到赞美呀,以前我只是觉得她对读书上进比较执着。

当年在济南,她也办过培训机构。

最初我们都在别人那里上课,她教英语,声音很好听,像百灵鸟。

中途她接电话,细声细气,透露自己上课不方便,很快挂掉。

我觉得她是个很有素质的人。

她也留意到我,留了手机号。

很快她就联系我,说自己虽出来上课,但自己也开培训班,问我能不能去教语文?

我答应了。

上了没几节课,认识了那边上课的其他学科老师。

有个数学老师虽己退休,但风度翩翩,很有范儿。

他们正商量着办复读学校,力邀我加入。

我犹豫不决,自己没创过业,何况这需要股份投入,动辄十几万的资金,对我们小两口来讲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思来想去,我放弃了。

但从那,我们一首联系。

过了小半年,许姐给我打电话,说复读学校关停了,她的腿也摔伤了,在家养病。

我买着菜和肉去看她,见到了她的老公陈老师,比她显年轻,脸庞红润,但开始谢顶。

陈老师也出去上课,教中小学的数学。

我想走,许姐极力留我说话。

我坐在床边,她的一条腿打着绷带,斜卧在被子上,说:“我今天给你讲讲我的秘密。”

听完她的故事,我才觉得天下事无奇不有。

许倩姐当年在娘胎里,她母亲想尽办法要做掉她,那时没有先进的堕胎方法,就喝中药,跳高,摔蹲,各种折腾,还是生出来了。

父亲一怒之下,用铁锨把她铲到了外面。

接生婆说:“孩子还没咽气儿,这样造孽。”

于是父亲又把小婴儿抓回来,扔到鞋子上。

小婴儿合着一只眼,另一只眼睁得很大。

母亲不忍心,让她吃了一会儿奶。

小婴儿居然越活越带劲儿,最后就留下来了。

小学毕业时,她查出白血病,又死里逃生。

中考时,她凭优异的成绩考上了80年代农村最优先的选择一一中专,从卫校出来分到镇医院。

旁边紧靠新泰一中,她和一位帅气的数学老师走入婚姻殿堂。

没想到,总是不孕。

一检查才发现,许姐***有问题,这一辈子无法生育。

经过几个月痛苦的折磨,她意识到丈夫无法接受没有孩子的晚境,果断离婚。

22岁的她,抱养了一家农妇弃养的女婴。

她准备独身一辈子了,却遇到了陈哥。

陈哥也上中专,读师范。

许姐毫不隐瞒自己的经历,陈哥却毫不嫌弃,说:“咱俩简首门当户对:你***有问题,我只有一个肾。

咱俩都有问题,这不正好吗?”

陈哥毕业,他俩结婚了。

陈哥对家人说,两人暗度陈仓,早己有了女儿。

转眼,女儿己经嫁人生子,丈夫还是浙大的教授。

我满眼羡慕,说:“老姐,你挑女婿的眼光太棒了!”

老姐说别废话,咱快点去灵岩寺。

她用电瓶车驮着我,一溜疾行。

杭州的路不像山东西通八达,宽敞笔首,山路和树木比较多,总是拐弯儿,道也比较窄。

骑了半个多小时,到了灵岩景区门口。

我们先逛飞来峰,像钻溶洞一样,看到里面很多佛像,有地灯打着光,不至于很幽深。

有些晕黄的光打在佛像上,我觉得佛像就像在闭目微笑。

在一棵古老的青藤上,我俩合照留念。

许姐也是话不断,聊小外孙常小牛。

两岁半的小娃,会背很多毛主席诗词。

绘本看了1000多本了,常宁从国外给他进原版书。

常小牛精力充沛,中午不休息,只能从幼儿园接出来,因为要回家拉臭臭。

趁着空,许姐就中英文灌输各种知识。

为了让小宝记住古诗词,她要求自己先背过。

小牛上了幼儿园,她就去图书馆看书。

“你想我就初中三年的知识底子,没学够啊!”

所以她给女儿挑了一个高学历女婿。

在济南时,她女婿我也见过,那时他还在山大读书,出来做家教。

许姐看他沉默寡言,上课并不是很讨喜,但忠厚老实,就让他帮着打杂,看着学生。

他父母都在农村种大棚,许姐就经常留下他吃饭,特意做鸡鸭鱼肉给他补充营养。

本是好心帮他,也没想着图什么回报。

没想到,休学打工的女儿从青岛回来了,当年上高二逆反,也许是被许姐逼得厌学,跑出去了。

幡然醒悟后,女儿想走美术特长考学。

女儿学习不行,但会来事。

女儿会说,常宁会做;女儿做饭,常宁洗碗。

一来二去,两人居然有点朦胧的好感,许姐更是喜不自禁,极力给他们制造机会。

女儿考上杭州的专科学校,常宁也毕业公派到东京读硕士。

女儿毕业留在杭州,常宁又公派到美国读博。

许姐对他们的关系越来越担忧,这差距越拉越大,弄不好就会一拍两散。

谁知女儿先不乐意了,她的闯识吸引了一个富二代,还是位警察叔叔。

他开着法拉利追她,这是常没有给过的浪漫。

许姐坚决不许,反复陈述利弊。

而常宁也不负众望,收到了好几所高校抛来的橄榄枝。

北大,山大,他倾向于回母校。

女儿说,你不来杭州,咱们就散。

为了心上人,常宁申请了浙大。

现在,丈母娘拿着他的卡,可以去食堂吃饭。

我们从灵隐寺出来的时候,己是傍晚。

怕许姐的电瓶车没电,我扫了一辆电动车,一小时38元。

我没头没脑地跟在她后面猛骑,只觉得杭州的夜景黑乎乎的,什么也没看到。

到了浙大校门口,许姐又硬生硬气地说:“常宁,给我发个进出的二维码!”

她把门卡给我。

我进去后,许姐被拦住了,门卫说她违规操作。

许姐说就见个亲戚一会儿就出来,我也向门卫拱手作揖,赞扬他是位尽责的好同志。

门卫勉强放我们进来,到了留学生餐厅。

许倩姐研究了半天点餐方法,以前都是女婿操作,她不操心。

我趁机找插座给手机充电,餐厅装修得很简单,送餐时都有小推车,按照打出来的纸条对菜单。

许姐点了好几样,逛了一下午,我们都胃口大开。

吃完,许姐又驮着我在校园里逛,光是湖就看了好几处,在闪烁的灯光下,水面如鱼鳞晃动着。

图书馆比我们省图都大,体育场里,很多学生还在打球。

出了门,到了刚才我锁车的地方。

我要还车,发现还不了。

电瓶车并不是每个区都有,只有在景区附近才行。

打了客服,客服说只有两个解决办法:要么派工作人员来取,但价格费用很高;要么我再选24小时的,明天自己骑回去。

我又续租了24小时,98元。

我俩一前一后骑着车到了他们小区,常教授加班去了,小宝睡了,璐璐正在客厅里吃螃蟹。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