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军的呐喊与杀戮声如同恶鬼的咆哮,撕裂了往日的宁静。
李霄跌跌撞撞地奔跑在泥泞的小路上,身后是惊恐的弟弟李昊,他紧紧拉着弟弟的手,生怕一松手便再也找不到彼此。
村庄的门楼己被烈火吞噬,屋瓦碎裂,墙垣倾塌。
火光映照下,李霄看见了母亲倒在血泊中,脸上仍残留着惊恐与不舍。
父亲曾是村里的猎户,壮健有力,却也没能抵挡住乱兵的刀剑。
他们的身影定格在火海边缘,成为李霄心头永远的伤痕。
“哥,我们要去哪里?”
李昊的声音带着哭腔,颤颤巍巍。
“去山上,快!”
李霄强忍着泪水,咬紧牙关。
他只有十三岁,却在这一夜,被迫成长。
他知道,只有带着弟弟逃出这片火海,才有一线生机。
身后,是撕心裂肺的哭喊,是熟悉乡亲的哀嚎。
李霄不敢回头。
他曾在这里和弟弟一起放牛、捉鱼,曾在父亲的怀里听故事,母亲温柔地为他们缝补衣裳。
此刻,这一切都化作灰烬。
他们穿过灌木丛,衣衫被荆棘划破。
山路崎岖,脚下泥泞,李霄几次摔倒,但他始终没有松开弟弟的手。
头顶的星辰似乎也在为他们暗泣。
“哥,娘她……”李昊哽咽着,不敢再说下去。
“娘叫我们活下去。”
李霄低声道,眼中泪光闪烁。
他记得母亲临死前的眼神,那是一种无尽的牵挂和嘱托。
复仇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萌芽。
两兄弟终于翻上了后山的石坡,俯瞰着燃烧的村庄。
李霄的手指攥得发白,指甲深深地嵌进掌心。
他在心中发誓:总有一天,他要让那些乱兵血债血偿。
山林寂静,只有夜风在枝叶间低语。
李霄带着李昊在一处隐蔽的岩洞停下,疲惫地靠在一起。
他们身上只剩下破旧的衣衫,甚至连干粮也未能带出。
李昊靠着哥哥的肩膀,渐渐睡去。
李霄却睁着眼,望着洞口外的黑暗,思绪万千。
他知道,家园己毁,他们再也无法回到过去。
流亡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年幼的李霄,在这一刻,心头燃起了执念。
他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孩子,而是一个背负血仇、漂泊无依的流亡者。
天渐渐亮了,山林里雾气弥漫。
李霄拍醒了弟弟,擦去脸上的泪痕,强作镇定:“昊儿,我们得下山去找吃的。
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紧紧跟着我,别怕。”
李昊点点头,眼中还有未干的泪水。
他们沿着溪流下山,路上捡拾野果,掰开树皮挖虫充饥。
李霄用石头做成简陋的武器,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追兵。
他们不敢靠近人烟,只能在林间游荡,孤独而无依。
几日后,兄弟俩在林中遇到一队逃难的乡民。
那些人也是被战火驱赶,面容憔悴。
李霄本想上前求助,却被村民们警惕地拒之门外——乱世之中,人心也变得冷漠。
李霄带着弟弟远远地跟着队伍,只求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些求生的本事。
夜里,李霄常常梦见父母的身影。
梦醒之后,心中只剩下冰冷和复仇的渴望。
他开始学着捕兽、采药,锻炼身体,磨砺自己的意志。
他知道,若不变得强大,他和弟弟只会成为乱世的尘埃。
流亡的日子苦不堪言。
兄弟俩在山野间辗转流离,饥饿与寒冷如影随形。
李昊年纪尚小,常常生病,李霄只能用草药为弟弟治病,守着他熬过一个个难眠之夜。
有时,李霄会带着弟弟在废弃的庙宇里歇息,望着破败的佛像默默祈祷。
他不信神佛,但他希望父母能在天之灵保佑他们。
渐渐地,李霄学会了隐忍和坚韧。
他把痛苦埋在心底,把仇恨化为前行的动力。
在一次次风雨飘摇的流亡中,他的眼神变得坚定,步伐愈发沉稳。
他告诉弟弟,终有一天,他们会重返家园,为父母报仇雪恨。
岁月如水,流亡不止。
李霄和李昊在乱世中相依为命,背负着家仇国恨,踏上了漫长的复仇与求生之路。
这一夜的火光与血泪,成为他们人生的分界线,也注定了他们将要经历的风雨与磨砺。
天命未定,烽火己燃。
少年李霄,在家破人亡的劫难中,立下了誓言。
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