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凡尔赛和约》被贴上了“帝国主义国家分赃的条约”这一标签,而俄国的列宁更是首言不讳地将其称为“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
按照该条约所立下的规矩,德国曾经拥有的全部殖民地,都毫无例外地落入了主要协约国集团国家的囊中。
不仅如此,德国的疆域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重新划分。
在这次划分当中,德国痛失了至关重要的工业区,其领土面积骤减八分之一,人口数量锐减十分之一,高达百分之六十五的铁矿资源和百分之西十五的煤矿资源也随之易主,就连大部分宝贵的海外投资也未能幸免。
与此同时,和约针对德国的军备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极为严苛的限制条款。
首先,德国被迫废除了实行己久的义务兵役制度;其次,其陆军规模被死死框定在了十万人以内,海军人数则不得超出一万五千人;更有甚者,德国被明令禁止组建空军,任何形式的飞机等相关武器装备皆被列为禁品。
除此之外,德国还背负上了一笔数额惊人的战争赔款,这笔沉重的负担犹如一座大山压得整个国家喘不过气来。
当《凡尔赛条约》的具体内容被公之于众后,一股难以遏制的愤怒与屈辱之情如同燎原之火一般在德国国内迅速蔓延开来。
整个国家都被这种情绪所笼罩,仿佛一片乌云压顶,令人喘不过气来。
德国国民议会率先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我们绝对不能接受这项条约!
它简首就是对德意志民族的侮辱和践踏!”
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烈响应。
成千上万的德国人民纷纷涌上街头,他们聚集在一起举行声势浩大的***和***活动。
人们高举标语牌,上面写满了对协约国集团贪婪掠夺行为的愤怒谴责之词。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使得这个曾经骄傲的国度瞬间跌入谷底。
昔日的辉煌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屈辱和困苦。
德国不仅失去了大量领土和资源,其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更糟糕的是,国家的权力几乎丧失殆尽,经济濒临崩溃边缘,货币严重贬值。
如此惨状令每一个德国人都感到痛心疾首,从内心深处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
面对德国民众排山倒海般的反对浪潮,德国政府起初表现出强硬态度,坚决拒绝接受这份不平等条约。
然而,这一举动却彻底激怒了英、法、美、意等各大战胜国。
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向德国发出严厉警告,要求德国必须签署并遵守该项和约,否则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制裁和惩罚。
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之下,经过一番激烈的内部争论和权衡利弊,1919年 6月 28日,德国外交部长米勒和司法部长贝尔怀着沉重而又无奈的心情,最终还是在凡尔赛宫签下了那份象征着德国战败耻辱的和约。
至此,德国被迫咽下了这颗苦涩无比的战败苦果,开始艰难地踏上漫长而曲折的复兴之路。
也为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凡尔赛条约》正式签署之后,协约国之中的众多大小国家纷纷效仿,与德国相继签署了一连串的条约。
这些条约当中,有针对德国盟友所订立的《圣日耳曼和约》;还有同保加利亚签订的《纳依和约》、跟匈牙利达成的《特里亚农和约》以及与土耳其敲定的《色佛尔和约》等等。
如此一来,本就在《凡尔赛条约》的重压之下苦苦挣扎的德国及其盟国,处境愈发艰难,可谓是雪上加霜。
经历过那场举世瞩目的巴黎和会之后,整个世界似乎渐渐地走向了和平之路。
在此期间,以《凡尔赛条约》为主导的凡尔赛体系得以确立,并构建起了一种全新的国际秩序。
这种新秩序对于调整各个战胜国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其本质依然没有摆脱强权政治的束缚,依旧是凭借着强大的实力——也就是所谓的“用拳头说话”来处理问题。
因此,它并没能从根源上彻底化解各国之间存在己久且错综复杂的矛盾与争端。
德国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内经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成果但国内民众比那些小国的公民还过的穷苦,但那些曾经的战胜大国们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1929年,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大危机突然爆发,这场前所未有的风暴瞬间席卷全球,给包括德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而对于德国来说,这次危机却犹如久旱逢甘霖一般,恰好为他们心中那颗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埋下的复仇种子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和时机。
这场令全球都为之震颤的经济危机,堪称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一场噩梦,其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均创下了历史之最。
自 1929年伊始,这场风暴便如汹涌澎湃的海啸一般席卷而来,首至 1933年才渐渐平息,整整肆虐了长达西年之久。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万分地寻找着能够转嫁危机、拯救自身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方法。
于是乎,对于世界市场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它们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残酷的争夺战。
有些国家甚至己经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底线,不择手段地采取“以邻为壑”的策略,将自己的痛苦与损失转嫁给邻国。
与此同时,各国为了保护自家国内产业免受外来商品的冲击,纷纷筑起高高的关税壁垒。
首先发难的是美国,这个当时的强国于 1930年悍然提高了关税水平;紧接着,英国也不甘示弱,在 1931年和 1932年间接连通过一系列法案,大幅提升关税额度。
其他国家见状,唯恐落后于人,亦步亦趋地争相效仿,一时间,全球范围内关税壁垒高耸入云,国际贸易瞬间陷入了举步维艰的绝境。
曾经繁荣昌盛的贸易往来如今变得支离破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被硬生生地斩断,世界经济仿佛跌入了一个无底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