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解决粮食危机
到时候大家都要饿死!”
刘禅冷笑一声,大步走到人群中央,高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朕知道你们现在心里还有疑虑,但朕可以向你们保证,新政是为了大家好!”
他顿了顿,又说道:“朕也出身于皇家,自然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如果新政不能让大家吃饱饭,朕第一个不答应!”
他这番话,真诚而朴实,一下子就打动了在场百姓的心。
大家纷纷表示支持新政,那些地痞流氓见状,吓得屁滚尿流,一溜烟就跑了。
看着百姓们信任的目光,刘禅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他微微一笑,转身对身边的侍卫说道:“走,回宫!”
回到宫中,刘禅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看着手中关于粮食产量的报告,眉头紧锁。
“这点粮食,还是不够啊……”他喃喃自语道,“看来,还得想想别的办法……” 这时,一个宫女匆匆走进来,俯身说道:“陛下,诸葛丞相求见。”
刘禅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让他进来。”
诸葛亮步入殿内,躬身行礼:“陛下,臣听闻今日陛下亲临街市,稳定民心,实乃社稷之福啊!”
刘禅摆摆手,“相父啊,朕这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这粮食问题一天不解决,朕这龙椅上坐得也不安稳啊!
朕刚刚看了最新的产量报告,就这产量,还不够塞牙缝的!
那些奸商还在暗地里搞事情,朕这脑瓜子嗡嗡的。”
“陛下圣明,如今虽略有起色,但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确实令人头疼。
臣己派人暗中调查,不日便可将这些蛀虫一网打尽!”
诸葛亮拱手道。
“好!
相父办事,朕放心!
不过,这产量也得跟上啊,不然治标不治本,这帮刁民,哦不,这帮可爱的子民,迟早还得闹腾。”
刘禅揉了揉太阳穴,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就在这时,董允、费祎、蒋琬等一众大臣也来到了殿内。
董允一脸严肃地上前一步,奏道:“陛下,新政初见成效,此乃陛下之功,亦是我等臣子之功啊!”
费祎也紧跟着说道:“正是!
陛下英明,我等定当竭力辅佐,共创盛世!”
蒋琬也附和道:“陛下洪福齐天,定能带领我大汉走向繁荣昌盛!”
刘禅听着这熟悉的“彩虹屁”,嘴角抽了抽,心里暗道:“这帮老小子,前几天还跟朕唱反调呢,现在看到局势好转了,就立马开始抢功劳了?
这变脸速度,不去唱戏真是可惜了!”
他轻咳一声,说道:“诸位爱卿的功劳,朕自然看在眼里。
不过,这粮食危机还没彻底解决,大家还是先把心思放在正事上吧!
这要是功亏一篑,大家脸上都不好看啊!”
“陛下所言极是!”
董允等人连忙应道。
刘禅看着这帮老狐狸,心里冷笑一声。
他心里清楚,这帮人表面上恭维他,实际上是想把新政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
“朕乏了,诸位爱卿都退下吧。”
刘禅挥了挥手,示意众人离开。
众人行礼告退,殿内只剩下刘禅和诸葛亮。
“相父,你说,这粮食问题,到底该如何彻底解决?”
刘禅叹了口气,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沉吟片刻,说道:“臣有一计……”刘禅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快说快说!”
诸葛亮凑到刘禅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刘禅听后,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妙啊!
就这么办!”
他兴奋地在殿内来回踱步,突然停下脚步,神秘一笑:“不过,朕还有一招更绝的……” 他走到御案前,拿起毛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一个名字,然后将纸条递给诸葛亮,“相父,朕需要这个人!”
诸葛亮接过纸条,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袁院士”三个大字。
他眉头一皱,拱手道:“陛下,此人……臣从未听闻过啊。
莫非是隐士高人?”
刘禅神秘一笑:“此人嘛,说是神仙也不为过!
他能让粮食产量翻倍,亩产万斤都不是梦!”
诸葛亮闻言,大吃一惊:“亩产万斤?!
这…这怎么可能?!”
他虽然足智多谋,但也从未听过如此匪夷所思之事。
刘禅也不多解释,只是催促道:“相父,快去安排,朕要找人!”
诸葛亮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依言照办。
毕竟,陛下最近的奇怪举动,虽然让人看不懂,但结果都还不错。
只见刘禅默念“摇人系统,启动!”
,一道金光闪过,一个身影凭空出现在殿内。
来人身穿朴素的衣衫,面容慈祥,正是现代赫赫有名的袁院士!
袁老先生一出现,就有些懵圈:“这是……哪儿?
我不是在田里吗?”
刘禅连忙上前,热情地握住袁老的手:“袁老,欢迎来到三国!”
袁老更懵了:“三国?
拍戏呢?”
刘禅哈哈一笑:“袁老,以后你就知道了!
现在,朕有一件大事要拜托您!”
接下来的日子里,袁老先生在刘禅的安排下,开始考察蜀汉的农业状况。
他带来的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灌溉方法,让见多识广的诸葛亮也叹为观止。
地方官员们起初还有些怀疑,觉得这老头怕不是个江湖骗子,但当他们看到试验田里长势喜人的庄稼时,全都傻眼了。
这产量,简首逆天!
消息传回朝堂,大臣们再次对刘禅的能力感到惊叹。
之前还质疑刘禅的那些老家伙,现在一个个都闭上了嘴,乖乖地执行刘禅的命令。
眼看着粮食危机即将解除,刘禅却突然召集众臣,神秘兮兮地说道:“诸位爱卿,好戏才刚刚开始……”蜀汉的粮仓再次充盈起来,金灿灿的稻谷堆积如山,仿佛在宣告着丰收的喜悦。
市面上的粮价像坐了过山车一样,嗖嗖往下掉,百姓们奔走相告,喜笑颜开。
“陛下圣明啊!”
的呼声此起彼伏,比过年还热闹。
刘禅这波操作,首接收割了一***民心,威望值Max!
朝堂之上,诸葛亮捋着胡须,笑得见牙不见眼:“陛下高瞻远瞩,此番粮危化解,实乃陛下之功!”
那些之前还酸溜溜的大臣们,现在一个个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头耷脑。
董允、费祎、蒋琬等人更是带头认错,那叫一个诚恳,就差把自己打包送给刘禅当礼物了。
刘禅心里那个爽啊,面上却不动声色,一副“朕早就料到了”的高深莫测样。
眼瞅着局势一片大好,歌舞升平,就差放烟花庆祝了。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浑身是血的士兵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报……报告陛下!
大事不好啦!”
他颤抖着双手,递上一封染血的书信。
刘禅接过信,脸色瞬间凝重,猛地将信拍在御案上:“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