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露锋芒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苏瑶怀揣着复杂的心情踏入皇宫,巍峨的宫殿、肃穆的侍卫以及来往匆匆的宫女太监,都让她深切感受到这深宫内的威严与神秘。

她紧紧握着药箱,跟随引路的太监,沿着蜿蜒的宫道前行,心中默默回忆着昨晚准备的各种病症应对方案。

终于,他们来到了贵人所居住的宫殿。

苏瑶整理了一下衣衫,深吸一口气,稳步走进内殿。

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一位面容憔悴的女子半靠在榻上,周围侍奉的宫女们神色焦急。

“民女苏瑶,参见贵人。”

苏瑶恭敬地行了一礼。

榻上的贵人微微睁开眼睛,虚弱地说道:“免礼,听闻你医术了得,哀家这病,就指望你了。”

苏瑶走近榻前,先是仔细观察了贵人的面色、舌苔,随后开始为她把脉。

她的眉头渐渐皱起,这贵人的病症十分复杂,不仅有气血亏虚之象,体内还淤积着一股邪热,更为棘手的是,似乎还有情志不畅导致的肝郁气滞。

苏瑶凭借着现代医学知识和这段时间对古代医术的钻研,心中渐渐有了判断。

“贵人,您这病是长期积劳,加上情志不舒所致。

民女会先开几副药,以调理气血、清热疏肝为主,同时,贵人也需放宽心,保持愉悦的心情,这对病情的恢复极为重要。”

苏瑶有条不紊地说道。

贵人点了点头,说道:“但愿如你所说,若能治好哀家的病,定有重赏。”

苏瑶谢过贵人,退到一旁,开始书写药方。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太医院张太医到!”

随着太监的通报声,一位身着官服、留着胡须的老者大步走进殿内。

他看到苏瑶后,眉头一皱。

“这是怎么回事?

为何让一个民间女子给贵人看病?

太医院是摆设吗?”

张太医语气中带着不满。

苏瑶心中明白,张太医这是觉得她一个庶女抢了太医院的风头,来兴师问罪了。

她不卑不亢地说道:“张太医,民女也是受苏尚书之命,前来为贵人诊治。

况且,治病救人,本不应分民间还是太医院。”

张太医冷哼一声:“哼,你一个黄毛丫头,懂什么医术?

这宫中的贵人,岂是你能随便诊治的?

万一出了差错,你担得起责任吗?”

苏瑶微微一笑:“张太医,医术高低,不在年龄。

民女既然来了,就有信心治好贵人的病。

若真出了差错,民女甘愿领罪。”

贵人在榻上开口道:“张太医,苏姑娘己经为哀家诊断过了,也开了药方。

你不妨看看,可有不妥之处。”

张太医接过药方,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这药方,用药大胆,毫无章法,简首是胡闹!

贵人,万万不可用这药方,还是等太医院会诊之后,再行治疗。”

苏瑶心中着急,这药方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被张太医这么轻易否定,贵人很可能就不会采用,那她这次进宫治病的机会就白费了。

“张太医,您说这药方毫无章法,民女愿与您探讨一番。”

苏瑶说道。

于是,苏瑶详细地解释了自己的用药思路,从现代医学对气血、脏腑的理解,到古代中医理论中对病症的辩证,有理有据。

张太医一开始还试图反驳,但渐渐地,他发现苏瑶所说虽然与传统医学理论有所不同,但却自成体系,而且似乎很有道理。

周围的宫女太监们也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女子竟然能说出这么一番高深的医理。

贵人听了苏瑶的解释后,说道:“苏姑娘所言,倒是让哀家耳目一新。

就按你的药方试试吧。”

张太医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拱手退到一旁。

苏瑶按照药方抓药,亲自监督煎药,然后端给贵人服用。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每天都进宫为贵人诊治,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在苏瑶的精心治疗下,贵人的病情逐渐有了起色,气色也越来越好。

“苏姑娘,多亏了你,哀家感觉好多了。”

贵人感激地说道。

苏瑶微笑着说:“贵人的病能好转,是贵人自身福泽深厚,民女只是略尽绵薄之力。”

然而,苏瑶在宫中的名声越来越大,这引起了一些太医的嫉妒。

他们不甘心被一个民间女子抢了风头,于是开始暗中谋划,想要给苏瑶一个下马威。

一天,苏瑶正在宫中行走,突然被几个太医拦住了去路。

“苏姑娘,听说你医术高超,我们几个太医院的太医,想向你请教一二。”

一个太医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苏瑶心中明白,这所谓的请教,肯定是来刁难她的。

但她毫不畏惧,说道:“各位太医客气了,苏瑶不过是略懂医术,还望各位多多指教。”

“好,那我就问你,若遇到一种病症,患者高热不退,神志不清,周身发斑,你当如何治疗?”

另一个太医问道。

苏瑶沉思片刻,说道:“这种病症,从中医角度来看,是热毒内盛,气血两燔之象。

治疗当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

可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同时配合针灸,针刺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位,以泻热解毒。”

几个太医听了苏瑶的回答,心中暗暗吃惊。

他们原本以为苏瑶会答不上来,或者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好借此机会羞辱她,没想到苏瑶不仅回答得准确,还提出了针灸辅助治疗的方法,这是他们之前没有想到的。

“哼,说得倒是头头是道,不知道实际操作起来如何。”

一个太医还是不甘心,继续说道。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

原来是一位太监突然晕倒在地,口吐白沫,浑身抽搐。

众人见状,纷纷围了过去。

“这可如何是好?

快传太医!”

有人喊道。

苏瑶见状,立刻走上前去,说道:“让我看看。”

她蹲下身子,迅速为太监诊断。

从症状来看,这太监很可能是癫痫发作。

在现代,这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但在古代,却被视为疑难杂症。

苏瑶迅速从药箱中取出银针,找准穴位,开始施针。

她手法娴熟,银针在她手中灵活地转动。

不一会儿,太监的抽搐便停止了,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我……我这是怎么了?”

太监茫然地问道。

众人都惊讶地看着苏瑶,没想到她竟然这么轻易地就治好了太监的病。

几个太医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们原本是想让苏瑶出丑,没想到却让她又一次展现了高超的医术。

“苏姑娘,你……你这是什么医术?

为何如此神奇?”

一个太医忍不住问道。

苏瑶微笑着说:“这是我家祖传的医术,结合了一些民间的偏方和经验。

治病救人,本就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不能拘泥于传统。”

经过这件事情,苏瑶在宫中的名声彻底传开了。

不仅宫女太监们对她敬佩有加,就连一些妃嫔也开始请她去诊治一些疑难病症。

苏瑶凭借着自己的医术和善良,赢得了宫中众人的喜爱和尊重。

然而,苏瑶并没有忘记自己在苏家的处境。

她知道,自己在宫中的风光,肯定会引起苏婉清的更加不满,回到苏家后,肯定又会有一番风波。

果然,苏瑶回到苏家后,苏婉清就找上门来了。

“苏瑶,你倒是威风啊!

在宫中出尽了风头,把我们苏家的脸都丢尽了!”

苏婉清一进门就大声指责道。

苏瑶淡淡地说:“姐姐,我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治好贵人的病,怎么会丢苏家的脸呢?”

“你还敢狡辩!

你一个庶女,在宫中抛头露面,让别人怎么看我们苏家?”

苏婉清气得满脸通红。

“姐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苏家。

如果姐姐觉得我做得不对,那你不妨也进宫去,为皇上和妃嫔们治病,让大家看看你的医术。”

苏瑶不卑不亢地回应道。

苏婉清被苏瑶说得哑口无言,她狠狠地瞪了苏瑶一眼,说道:“好,苏瑶,你给我等着!

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苏瑶看着苏婉清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她知道,自己和苏婉清之间的矛盾己经无法调和,以后的日子,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

不久之后,京城中突然爆发了一场奇怪的疫病。

许多百姓感染后,出现了高热、咳嗽、乏力等症状,而且病情发展迅速,短短几天内,就有不少人死亡。

城中的大夫们对此束手无策,一时间,人心惶惶。

苏瑶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

她决定挺身而出,为百姓们治病。

她不顾自身安危,深入疫区,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采集样本进行研究。

经过一番努力,她终于判断出这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疫病,类似于现代的流感,但症状更为严重。

苏瑶凭借着现代医学知识和自己的经验,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

她一方面采用中药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另一方面,教百姓们一些预防措施,如勤洗手、保持通风、佩戴口罩等。

苏瑶开始在疫区设立医馆,免费为百姓们诊治。

她日夜忙碌,不辞辛劳,亲自为患者煎药、喂药。

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逐渐康复。

“苏姑娘,多亏了你啊,要不是你,我们这些人可就没救了!”

一位康复的百姓感激地说道。

“是啊,苏姑娘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众人纷纷附和。

苏瑶看着这些百姓,心中充满了欣慰。

她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医生,能够为百姓们做些实事,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然而,苏瑶的行为却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一些大夫觉得苏瑶抢了他们的生意,断了他们的财路,于是开始在背后诋毁她。

“这个苏瑶,不过是一个庶女,懂什么医术?

她肯定是在沽名钓誉,想借此机会出名。”

一个大夫酸溜溜地说道。

“就是,她开的那些药方,说不定都是瞎编的,根本治不好病。”

另一个大夫也附和道。

苏瑶听到这些传言后,并没有理会。

她知道,事实胜于雄辩,只要能治好百姓们的病,那些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就在苏瑶全力救治百姓的时候,君逸尘也来到了疫区。

他看到苏瑶忙碌的身影,心中既敬佩又心疼。

“苏姑娘,你辛苦了。”

君逸尘走到苏瑶身边,轻声说道。

苏瑶抬起头,看到君逸尘,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王爷,您怎么来了?

这里危险,您还是尽快离开吧。”

君逸尘摇了摇头:“本王怎能在这个时候离开?

苏姑娘,你放心,本王会全力支持你的。”

在君逸尘的支持下,苏瑶的救治工作更加顺利。

他们一起组织人手,分发药品,宣传防疫知识。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这场疫病终于得到了控制,百姓们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苏姑娘,此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这场疫病还不知道要蔓延到何时。”

君逸尘感激地说道。

苏瑶微微一笑:“王爷言重了,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且,治病救人,是我分内之事。”

经过这场疫病,苏瑶在京城中的名声如日中天。

百姓们对她感恩戴德,称她为“神医”。

而君逸尘对苏瑶的感情,也在这一次次的接触中,逐渐加深。

他看到了苏瑶的善良、勇敢和智慧,心中对她充满了敬佩和爱慕。

然而,苏瑶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平静。

她知道,自己在医学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她和苏婉清之间的矛盾,也随时可能再次爆发。

但她并不害怕,她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为这个时代的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