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江城督军贺昭、二姨太金玉芝以及少帅的儿子贺亦安均在正厅之内,听到动静,纷纷将目光投射过来。
贺昭原本正端坐在太师椅上,眉头紧蹙地思索着军务,一瞧见贺晚凝,脸上的阴霾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惊喜与慈爱。
他连忙起身,快步迎上前,激动地说道:“晚凝,我的孩子,你可算回来了!”
金玉芝脸上绽放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她原是满清贵族,家道中落后机缘巧合,为贺昭挡了子弹从而丧失了生育能力,随后委身于贺昭做了妾室。
她始终将三个孩子视作亲生,大儿媳妇离世后,一首带着大孙子。
)疾步走上前,握住贺晚凝的手说道:“晚凝,这一路可还顺遂?”
贺晚凝微笑着向他们行礼,“父亲、二娘,我回来了。”
转身摸了摸贺亦安的小脑袋,“乖,叫姑姑。”
贺亦安小跑过来,“你就是小姑姑,长得比那张全家福上好看多了。”
手指着那张挂在墙上的全家福。
贺昭拉着贺晚凝坐到椅子上,目光慈爱地看着她,“在外面这么些年,想必吃了不少苦头吧,你二哥近况如何?”
贺晚凝摇了摇头,“父亲,不苦。
此次回来能见到大家,一切都值了。
我回来前见过二哥,他挺好的。”
金玉芝在一旁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小时候那个调皮捣蛋上房揭瓦的孩子,转眼间就长大了,如今真是乖巧懂事。”
贺晚凝看向金玉芝,满怀感激地说:“二娘,我幼时顽皮不懂事,总是惹是生非,您操持这个家实在辛苦了。”
金玉芝微笑着摆了摆手,“这都是我分内之事,跟我何须这般客气,还是小时候的你更活泼呢。”
贺亦***着贺晚凝的衣角,“姑姑,我想听你讲外面的新鲜事儿。”
贺晚凝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呀,姑姑以后慢慢给你讲。”
金玉芝看着贺晚凝和贺亦安,眼中满是温柔,“这孩子,就爱听故事。
你这一回来,把他给乐坏了。”
贺昭微笑着轻轻点了点头,感慨万分地说道:“是啊,家中己经很久未曾有过如此热闹欢快的氛围了。”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满足和喜悦。
贺晚则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金玉芝,她的神情充满了真挚和诚恳。
只见她柔声细语地开口道:“二娘啊,这些年来您始终都将我们兄妹三人当作自己亲生的孩子一般看待,尤其是大嫂不幸离世之后,您更是不辞辛劳、独自一人承担起了照顾亦安的重任。”
听到这番话,金玉芝的眼眶瞬间湿润了起来,眼中不禁泛起了一丝感动的泪光。
她微微颤抖着嘴唇,声音略带哽咽地回应道:“这都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呐!
能够有幸与你们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福气。”
这时,一旁乖巧伶俐的贺亦安也赶忙凑上前去,仰着头一脸认真地说道:“二奶奶对我可真是好极了呢!
以后等我长大了,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孝敬您老人家的。”
说完,还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贺昭看着眼前这温馨和谐的一幕,心中满是欣慰之情。
他不禁开怀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响亮:“哈哈哈哈,看到你们相处得如此融洽和睦,我就放心了!”
金玉芝微笑着拉住贺晚凝的手,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晚凝啊,这次既然回来了,那就安心留下吧,别再出国了。
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的,多好呀。
以后咱就踏踏实实地过日子,相互照应着。”
贺晚凝轻轻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应声道:“嗯,二娘,我知道了,这次回来确实不想走了,以后都会一首陪伴着大家的。”
这时,一旁的贺亦安眨巴着大眼睛,满是崇拜地看向贺晚凝,突然开口说道:“小姑姑,我可听人说了好多关于您的事情呢!
据说您十三岁的时候就己经有自己专属的副官啦,而且到了十五岁更是远渡重洋去外国留学了,这也太厉害了吧!
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坐在旁边的金玉芝满脸笑意地看着贺亦安,伸手摸了摸他的头,然后附和道:“亦安说得对呀,你可得好好向你姑姑学习学习才行哦。
姑姑这么优秀,你要是能学到她一半儿的本事,将来长大了就能像个大英雄一样,保护咱们整个江城呢,那该有多好哇!”
贺亦安用力地点了点头,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乖巧而又坚定地回答道:“好!
二奶奶,我一定会努力向姑姑学习的,长大后也要成为一个能够保护家人、守护家乡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