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接受现实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晓站在那面有些斑驳的镜子前,镜子的边框己经掉了不少漆,***出里面黯淡的底色,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镜子中的自己,皮肤透着健康的小麦色,一双眼睛清澈而明亮,没有了现代社会里历经千帆后的疲惫与沧桑,那脸颊上还带着些许婴儿肥,显得年轻又稚嫩,全然是一副一六年华的少女模样。

她就那样静静地凝视着镜中的自己,手指不自觉地轻轻触碰着镜面,指尖传来的凉意让她愈发清醒地意识到,眼前的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自己真的重生回到了1980年,回到了这个承载着无数儿时记忆的时光节点。

刚开始的那种震惊与恍惚,在这面镜子的映照下,渐渐开始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得不接受现实的坦然。

林晓缓缓地坐在了床边,双手托着腮,开始努力梳理起前世的记忆来。

那些在现代社会里积累的点点滴滴,如同电影般一帧帧在她脑海中回放。

她想起自己曾经为了研究各类商业案例,埋头在图书馆里翻阅了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书籍,那些关于市场营销、投资理财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知识,此刻都成了她脑海中无比珍贵的宝藏。

她还记得自己曾经跟着潮流学习过各种手工技艺,从编织精美的手工艺品到制作独具创意的小饰品,虽然当时只是当作一种业余爱好来打发时间,可如今想来,在这个物质还相对匮乏的1980年,说不定就能派上大用场。

而且,自己还知晓一些后世常见的农作物种植改良方法以及养殖技巧,这些或许也能助力家里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更好的收成。

想着想着,林晓的眼神越发明亮起来,她意识到自己虽然身处这个相对落后的年代,但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和经验,其实有着不少可以利用的优势。

而当下,最为紧要的,便是先改善家里那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

毕竟,在她的记忆中,这个时期家里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艰难了,父母每天都为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操碎了心,脸上的皱纹似乎也比同龄人要多上许多。

林晓深知,想要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谋划、去实施。

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家那几亩农田,在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年代,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她记得前世看过的一些农业科普资料里提到过,通过合理的间作套种以及改良土壤肥力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比如说,在种植小麦的时候,可以在田埂边套种一些豆类作物,豆类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固氮,增加土壤中的氮肥含量,反过来又能促进小麦的生长。

而且,还可以利用农闲时间收集一些农家肥,进行科学的堆肥处理,让原本贫瘠的土地变得更加肥沃。

只要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了,家里收获的粮食不仅能满足自家的需求,还能有多余的拿去集市上卖,换取一些急需的生活用品和钱。

除了农田,林晓把目光又投向了家里的小院。

小院虽然不大,但如果合理利用起来,也能创造出不少价值。

她琢磨着可以在院子的一角搭建一个简易的鸡舍,养上一群土鸡。

在后世,土鸡蛋和土鸡可是备受欢迎的绿色食品,价格比普通鸡蛋和饲料鸡要高出不少呢。

现在这个年代,虽然大家还没有那么强烈的绿色食品概念,但土鸡蛋和土鸡在集市上也总能卖个好价钱,而且鸡生蛋、蛋生鸡,慢慢地就能形成一个小小的养殖产业,为家里增添一份稳定的收入。

还有自己那些手工技艺,也可以在闲暇之余派上用场。

林晓记得村子里偶尔会有一些走乡串户的货郎来收一些手工制品,像编织的篮子、鞋垫之类的。

自己可以利用晚上的时间,精心制作一些做工精细、样式新颖的手工艺品,到时候肯定能比别人卖得更好。

林晓越想越觉得心里有底了,她站起身来,再次走到镜子前,看着镜子中那个充满朝气的自己,暗暗发誓,一定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家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她知道,这条路或许会充满坎坷和艰辛,但她己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毕竟,这是命运给予她的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她绝不能辜负。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晓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计划。

她先是找了个本子,把自己想到的各种点子都详细地记录下来,然后按照难易程度和先后顺序进行了排列。

她主动跟着父母下田干活,一边帮忙,一边把自己所知道的那些农业知识一点点地传授给他们,虽然父母刚开始对她那些新奇的想法有些疑惑,但看着林晓那认真又笃定的模样,也都愿意试着去相信她、配合她。

在院子里,林晓也忙活开了,她找来一些废旧的木板和树枝,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始搭建鸡舍。

她的双手因为干活变得脏兮兮的,还磨出了几个水泡,可她却丝毫不在意,脸上始终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

她仿佛己经看到了未来家里经济状况改善后的美好场景,那是一家人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生活的幸福画面,而这也正是她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