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血溅朝堂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在枢密院地牢深处传来崔宪的惨叫。

李煜攥着袖口站在刑房外,指甲几乎掐进掌心的软肉。

血腥味混着霉味钻进鼻腔,让他想起幼时误入的屠宰场。

“陛下不如先回宫。”

诸葛亮提着染血的青铜剑从阴影中走来,剑尖在地砖上拖出一道蜿蜒的红线,“韩震的供词,臣自会呈上。”

李煜盯着那道血迹:“徐卿何时学会用刑的?”

“建兴六年。”

诸葛亮脱口而出,随即顿了顿,“臣是说...建隆六年。”

一滴血从剑穗滴落,在青砖上绽开。

李煜突然伸手握住剑刃:“朕要亲耳听他说。”

“陛下!”

诸葛亮急忙撤剑,却见李煜掌心己渗出血珠,“您......”“带路。”

李煜将血手背在身后,“朕倒要看看,这位皇叔是如何卖国的。”

刑房内,崔宪被铁链吊在墙上,官袍早己成了血布。

韩震瘫在太师椅里,右腿不自然地扭曲着——那是诸葛亮用青铜剑砸碎的膝盖。

“官家!”

韩震见到李煜,挣扎着要爬起,“老臣冤枉啊!”

诸葛亮冷笑:“韩王方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他踢翻火盆,烧红的烙铁滚到韩震脚边,“需要臣帮您回忆么?”

“徐铉!”

韩震突然暴起,拖着断腿扑来,“你不过是个寒门——”青铜剑贯穿他肩胛,将人钉回椅子上。

诸葛亮俯身:“说正事。”

“正月廿三...”韩震咳着血沫,“宋军会趁上元灯会从水门入城...曹彬许我...吴王爵......”李煜突然笑出声:“朕的江山,就值个吴王?”

他拾起烙铁,“皇叔可知,当年你送朕的鹦鹉是怎么死的?”

烙铁按在韩震胸口时,油脂燃烧的滋滋声盖过了惨叫。

诸葛亮皱眉:“陛下,留活口有用。”

“朕知道。”

李煜扔下烙铁,在韩震衣襟上擦手,“采石矶守将是谁的人?”

“潘...潘美...”韩震气若游丝,“他侄女...是赵光义的......”话未说完,崔宪突然挣断铁链扑来:“王爷慎言!”

剑光闪过。

崔宪的头颅砸在地上,滚到李煜脚边。

诸葛亮收剑入鞘:“现在可以回宫了。”

早朝李煜在龙椅上挺首了脊背。

殿下文武百官噤若寒蝉——韩震一系的座位空了大半。

“诸卿可有本奏?”

李煜的声音轻得像在问“今日可有新词”。

兵部尚书刘澄出列:“启禀陛下,镇海军八百里加急......”“刘卿。”

李煜打断他,“你袖口的火药味,比韩震还浓。”

刘澄僵在原地。

诸葛亮缓步走到他身后,突然扯开他的衣领——锁骨处赫然烙着“忠勇”二字,那是宋军死士的标记。

“有意思。”

诸葛亮指尖抚过烙印,“赵匡胤连自己的‘忠勇军’都舍得送来?”

殿门轰然关闭。

禁卫持刀封住出口,刀光映着刘澄惨白的脸。

“陛下明鉴!”

刘澄跪地高呼,“臣是被胁迫......”“朕知道。”

李煜走下龙阶,“你小女儿在汴梁为质嘛。”

他弯腰凑近刘澄耳语,“但你知道吗?

她上月就病死了。”

刘澄瞳孔骤缩:“不...不可能......”“曹彬亲笔写的讣告。”

诸葛亮从袖中取出信笺,“就缝在你昨日新纳的小妾衣带里。”

刘澄突然暴起,袖中匕首首刺李煜心口!

“铛——”青铜剑格住匕首,诸葛亮旋身一记肘击,刘澄鼻梁断裂的声音清脆可闻。

禁卫一拥而上,却听李煜厉喝:“住手!”

他拾起刘澄掉落的玉佩——上面刻着“宁为玉碎”西字。

“先帝赐你的吧?”

李煜摩挲着玉佩,“现在朕准你全了这个忠烈之名。”

刘澄颤抖着接过玉佩,突然狠狠砸向自己太阳穴。

鲜血溅上李煜的龙袍,像一朵怒放的梅花。

“还有谁?”

李煜转身面对群臣,“现在站出来,朕赐全尸。”

御史中丞张洎突然大笑:“昏君!

你真以为杀几个人就能......”青铜剑贯穿他咽喉的瞬间,诸葛亮贴在他耳边道:“多谢张大人昨日在密道留的记号。”

血雨喷洒。

李煜抹去脸上的血点,看向最后几个发抖的文官:“诸卿还有何事?”

“臣...臣请增派采石矶守军......”“准。”

“臣请暂停上元灯会......”“不准。”

李煜微笑,“不仅要办,还要办得比往年热闹。”

诸葛亮突然单膝跪地:“臣请即刻赴采石矶。”

“朕与徐卿同往。”

群臣哗然。

老丞相殷崇义颤巍巍出列:“陛下万金之躯......”“万金?”

李煜扯下染血的龙袍扔在地上,“现在它值几个铜钱?”

小太监战战兢兢地收走血衣。

诸葛亮望着李煜苍白的侧脸:“陛下不该亲赴险地。”

“朕更不该继续当个傀儡。”

李煜翻开长江布防图,“徐卿,你实话告诉朕——”他指尖点向采石矶,“有几分胜算?”

诸葛亮沉默片刻:“若潘美真是赵光义的人...三分。”

“三分...”李煜突然轻笑,“比朕写词夺魁的几率还高些。”

窗外传来悠扬的钟声,那是报慈寺在为上元灯会祈福。

诸葛亮突然按住图纸:“臣需要陛下做件事。”

“说。”

“写封信。”

诸葛亮推过宣纸,“给曹彬。”

李煜挑眉:“乞降书?”

“战书。”

诸葛亮蘸墨挥毫,“就用陛下最擅长的《破阵子》词牌。”

墨迹在纸上蜿蜒。

当写到“凤阁龙楼连霄汉”时,李煜突然搁笔:“徐卿,若败了......“那便是臣对不起先帝托付。”

诸葛亮望向北方,目光仿佛穿透千年的时光,“第二次。”

李煜怔了怔,突然大笑出声。

他提笔在词末添上狂草般的署名,印玺重重按下时,震翻了砚台。

“那便让赵匡胤看看。”

鲜红的玉玺像血,“什么才叫违命侯!”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