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展露头角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日子在药铺的忙碌中悄然流逝,赵一凡每日都跟在父亲身边,用心钻研每一个病例。

他凭借前世积累的经验,常常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在小镇上渐渐有了些名气。

这日,药铺里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一位年轻女子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药铺,她面色蜡黄,身形消瘦,眼神中透着疲惫与痛苦。

赵国安上前为她把脉,随后眉头紧锁,久久不语。

赵一凡见状,心中一紧,赶忙上前为女子把脉。

他感觉到女子的脉象混乱,不仅气血两虚,体内还淤积着一股难以化解的邪气,似是长期受某种病症折磨所致。

沉思片刻后,赵一凡对父亲说道:“爸,这位姑娘的病症颇为复杂。

气血亏虚是表象,根源在于她体内脏腑功能失调,邪气长期滞留。

我认为可以先用调理脏腑的药方,以归脾汤合逍遥散为主方,去除邪气、调和气血。

同时,配合艾灸疗法,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等穴位,温通经络,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赵国安听着儿子的分析,眼中满是惊讶与赞赏。

他虽然行医多年,但儿子提出的治疗方案,他竟也觉得十分精妙,且在自己的思路之上又有创新。

当下,赵国安依照儿子的建议,为女子开具了药方,并详细叮嘱她家人艾灸的注意事项。

女子和家人离开后,药铺里的老伙计们纷纷围了过来。

“老赵啊,你家凡儿可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呐!

这才多久,对病症的判断和用药就如此精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伙计感慨道。

赵国安笑着点头:“是啊,凡儿从小就对中医痴迷,如今能有这般成就,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赵一凡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大家过奖了,我还得多向父亲和各位前辈学习。”

此事过后,赵一凡的名声在小镇上传得更开了。

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找他看病,药铺的生意也愈发红火。

然而,赵一凡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中医之路漫长且艰辛,每一个病例都是一次挑战,每一次治愈都是对中医博大精深的一次诠释。

一天,一位衣着考究的中年男子走进药铺。

他自称是邻镇一家医馆的掌柜,听闻赵一凡医术高明,特来拜访。

男子目光审视地看着赵一凡,说道:“早就听闻赵公子年少有为,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我此次前来,是想向赵公子请教一个问题。”

赵一凡礼貌地微笑道:“您客气了,有什么问题但说无妨,若我能解答,定知无不言。”

男子清了清嗓子:“我们医馆近日来了一位病人,症状十分奇怪。

他每日午后便开始发热,体温不高,但持续不退,伴有盗汗、乏力等症状。

用过许多清热、滋阴的药物,均不见效。

不知赵公子对此有何见解?”

赵一凡沉思片刻,问道:“请问这位病人的饮食、大小便情况如何?

平日里情绪怎样?”

男子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赵一凡会问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但还是如实答道:“病人饮食尚可,大小便也还算正常,只是情绪较为低落,时常唉声叹气。”

赵一凡心中己有了判断,他缓缓说道:“依我看,这位病人并非单纯的阴虚发热。

其午后发热、盗汗,看似阴虚之象,但结合他情绪低落、唉声叹气的表现,实则是肝郁化火,郁热内伏所致。

治疗时应疏肝理气、解郁清热,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同时,还需劝导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对病情的影响不容小觑。”

男子听完,眼中闪过一丝钦佩之色:“赵公子果然名不虚传,一番分析让我茅塞顿开。

日后若有机会,还望能与赵公子多多交流。”

送走男子后,赵一凡望向药铺外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他知道,自己在中医这条道路上,己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

而他,将凭借着对中医的热爱与执着,一步一步,书写属于自己的中医传奇。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