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春夏秋冬之春天》内容精“风随你意”写作功底很厉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苏眠林初阳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春夏秋冬之春天》内容概括:第一章:角落与意外春日的阳像是被最细密的筛子滤过一柔和而温暖地洒落在“遗忘书之角”书店的每一个角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印刷油墨和时光交织而成的独特气静谧而安林初阳正蹲在书架的最底小心翼翼地整理着一批刚刚收来的旧灰尘在从窗户斜射进来的光柱中翩然起像一群微小的、金色的精这家书店是他从一位远房伯父那里继承来与其说是产不如说是一种责任的传书店坐落在这座繁华都市...
第一章:角落与意外春日的阳光,像是被最细密的筛子滤过一般,
柔和而温暖地洒落在“遗忘书之角”书店的每一个角落。
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印刷油墨和时光交织而成的独特气味,静谧而安详。
林初阳正蹲在书架的最底层,小心翼翼地整理着一批刚刚收来的旧书。
灰尘在从窗户斜射进来的光柱中翩然起舞,像一群微小的、金色的精灵。
这家书店是他从一位远房伯父那里继承来的,与其说是产业,不如说是一种责任的传递。
书店坐落在这座繁华都市一条相对安静的旧街拐角,生意不温不火,
但足以支撑他简单的生活。对林初阳而言,这里更像是一个避风港,
一个可以让他远离都市喧嚣、沉浸在文字世界中的孤岛。他喜欢这种被书包围的感觉,
仿佛拥有了无数个平行宇宙的入口。
就在他试图将一本厚重的、书脊有些破损的《时间简史》塞进已经满满当当的天文学书架时,
一个略显急促、带着几分惊慌的女声在他身后响起:“请问……这里可以暂时躲一下吗?
”林初阳吓了一跳,手里的书差点滑落。他回过头,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子站在书店门口,
逆着光,身形显得有些单薄。她微微喘着气,脸颊因奔跑而泛着红晕,
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她穿着一件浅杏色的春季风衣,
手里拎着一个看起来颇有些重量的帆布画筒,眼神中带着一丝恳求,还有未散尽的慌乱。
林初阳愣了一下。他的书店平时客人不多,且大多是熟客,像这样闯入方式的,还是头一次。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点了点头:“当然,请便。”“谢谢。”女子迅速闪身进来,
小心地掩上门,然后靠在门后的墙壁上,侧耳倾听着外面的动静,
像一只受惊后寻找掩体的小鹿。书店里恢复了安静,只有老式挂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
林初阳没有打扰她,而是继续整理着手中的书,
但注意力却不由自主地被门口那个身影所吸引。阳光此刻正好照亮了她的侧脸,
他能看到她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挺翘的鼻尖,
以及微微抿着的、线条优美的唇。她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像是混合了艺术生的敏感和某种不易察觉的倔强。过了大约两三分钟,
外面似乎并没有什么异常发生。女子似乎也松了口气,身体不再那么紧绷。她转过身,
对上林初阳带着询问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抱歉,打扰你了。
刚才……遇到点小麻烦。”“没关系。”林初阳温和地回答,“需要帮忙吗?”“不用了,
应该已经没事了。”她摇摇头,目光开始好奇地打量起这个书店。
她的视线掠过那一排排高及天花板的深色木质书架,
掠过那些按类别分放、却依然显得有些拥挤和随意的书籍,
最终落在靠近窗户的那架古老的钢琴上——那是书店里除了书之外,最引人注目的物件。
“你的书店……很特别。”她轻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真诚的赞叹。“谢谢。
它叫‘遗忘书之角’。”林初阳介绍道,心里对她产生了些许好奇。他注意到她的画筒,
问道:“你是画家?”“算是吧,学画画的。”女子笑了笑,没有深谈,
而是走向最近的一个书架,手指轻轻拂过书脊,“我只是路过这条街,
没想到这条老街上还有这样一家书店。”“很多人都会‘路过’然后‘遗忘’。
”林初阳半开玩笑地说,引用了店名的双关含义。女子被他的话逗笑了,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她在文学区驻足,抽出一本薄薄的、封面设计很复古的诗集,翻看了几页。
阳光照在她拿着书的手指上,纤细而白皙。就在这时,书店的门再次被推开,
门口挂着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响声。一个穿着快递员制服的男人探进头来,大声问道:“老板,
有林初阳的快递!”这突如其来的声响让刚刚放松下来的女子又是一惊,
她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缩了一下肩膀,迅速低下头,假装专注地看着手中的书。
林初阳一边应着“来了”,一边瞥了她一眼,心中疑窦丛生。她到底在躲什么?惹上麻烦了?
但他没有多问,只是走过去签收了快递。等他处理完快递回来,
发现女子已经将那本诗集放回了原处,正站在窗边,
望着窗外街道上偶尔驶过的车辆和稀疏的行人。“看来真的没事了。”她转过身,
对林初阳再次道谢,“非常感谢你,我该走了。”“不客气。”林初阳说,“欢迎下次光临。
”女子点了点头,拉开门走了出去。她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春日明媚的街角,仿佛从未出现过。
书店里又恢复了之前的静谧,只有那本被她翻阅过的诗集,
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清雅的栀子花香,证明刚才那场意外的邂逅并非他的幻觉。
林初阳走到窗边,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心中莫名地泛起一丝涟漪。这个春日午后,
因为那位带着慌乱神情和栀子花香的意外访客,似乎变得有些不同了。他回到那本诗集前,
发现那是诗人卞之琳的作品,而她刚才翻看的那一页,
正好是《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他默念着这几句诗,不由得有些出神。刚才,是谁装饰了谁的风景,
谁又可能闯入谁的梦呢?这个谜一样的女子,就像一颗投入他平静心湖的小石子,
荡开的涟漪,久久未曾平息。第二章:画板与光影接下来的几天,
林初阳的生活似乎一切如常。他依旧在上午九点准时打开书店的门,擦拭书架,
给窗台的几盆绿萝浇水,检查前一天的销售记录,然后泡上一壶清茶,
在弥漫的书香中开始一天的工作。然而,某种微妙的变化已经发生。
他的目光会不自觉地飘向门口,耳朵会对铜铃的响声格外敏感。
他发现自己会在整理书籍的间隙,回想起那个短暂午后,那个带着慌乱和栀子花香的女子。
她就像一首仓促响起又戛然而止的乐章,留下的余韵却萦绕不散。周四的下午,
天气格外晴好。林初阳正在整理收款台后面的杂物,门口的风铃再次清脆地响了起来。
他抬起头,心脏莫名地漏跳了一拍。是她。这次,她的神情从容了许多。
还是那件浅杏色风衣,帆布画筒依旧斜挎在肩上。她站在门口,
阳光为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她看到林初阳,脸上露出一个明朗的笑容。“你好,
又见面了。”“欢迎回来。”林初阳放下手中的东西,从收款台后面走出来,
语气带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愉悦。“上次走得匆忙,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你的书店。
”她解释道,目光再次环视四周,带着艺术家特有的审视和欣赏,“而且,
我上次发现你们这里的旧书,尤其是艺术类的,好像有不少宝贝。”“你喜欢可以随便看,
很多书都很有年头了。”林初阳说,“需要我帮你介绍一下吗?”“不用,我自己逛逛就好。
”她微笑着拒绝,然后像一尾鱼,轻盈地游弋进了书架的丛林之中。林初阳没有坚持,
他回到收款台后,假装整理票据,实则注意力一直跟随着她的身影。
他看到她在艺术区停留了很久,纤细的手指在一排排画册、艺术史、画家传记间流连。
她偶尔会抽出一本书,仔细地翻看,时而蹙眉,时而微笑,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她抱着几本书走了过来,放在收款台上。
其中包括一本厚重的《西方现代艺术史》,一本有些年头的《宋画全集》影印本,
还有一本关于古典油画修复技术的专著。“选好了?”林初阳拿起书,开始计算价格。
他注意到这些书都偏冷门,价格不菲,而且对购买者的专业素养有一定要求。“嗯。
”她点点头,付钱的时候很爽快。在她等待包装的时候,
她的目光被柜台旁边放着的一个小相框吸引了。相框里是一张黑白照片,
拍的是一株在残雪中绽放的早樱,枝条遒劲,花朵纤弱,充满了生命与严寒对抗的张力。
“这张照片……”她有些惊讶地指着相框,“是你拍的吗?
”林初阳有些意外她会注意到这个。“是的,很久以前拍着玩的。”“拍得真好。
”她的评价很简短,但眼神里充满了真诚的赞赏,“构图、光影,
还有那种……孤独又坚韧的感觉,非常打动人。”“谢谢。”林初阳心里微微一动。
很少有人会如此认真地看待他这张随手拍下的作品,并且准确地捕捉到他当时按下快门时,
内心深处那一点模糊的情绪。就在这时,女子的手机响了起来。她看了一眼屏幕,
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然后对林初阳做了个抱歉的手势,走到窗边接起了电话。
“……我知道,但我现在不想谈这个……我在外面……画画……”她的声音压得很低,
但在这安静的书店里,还是隐约能听到一些片段。她的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和抗拒,
与刚才谈论照片时的柔和判若两人。林初阳默默地包装着书籍,尽量不去探听她的隐私。
但他能感觉到,这个女子身上,似乎背负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烦恼。她很快结束了通话,
走回来时,脸上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但眼底那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并未完全散去。
“包装好了。”林初阳将装好书的手提袋递给她。“谢谢。”她接过袋子,犹豫了一下,
说道:“我叫苏眠,苏醒的苏,睡眠的眠。”“林初阳。初春的初,阳光的阳。
”林初阳也报上了自己的名字。“林初阳……”苏眠轻声重复了一遍,然后笑了笑,
“很好听的名字,很适合春天。那么,再见了,林老板。”“再见。”看着她离去的身影,
林初阳在心里默念着“苏眠”这个名字。人如其名,带着一种静谧而又亟待苏醒的感觉。
他低头看了看柜台上的那个小相框,那张他几乎已经遗忘的照片,因为她的一句赞美,
似乎也重新焕发出了光彩。这次相遇,比上一次更加具体。他知道了她的名字,
见识了她对艺术的品味,也隐约触碰到了她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某种困扰。
这个叫做苏眠的女子,形象在他心中渐渐清晰,也变得更加神秘。他开始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在这个春意渐浓的季节里。第三章:低语与静谧自那次互通姓名之后,
苏眠似乎真的把“遗忘书之角”当成了一个可以常来的地方。她不再仅仅是购买书籍的顾客,
更像是一个偶尔到访的朋友。有时她会抱着一摞艺术画册,
在靠窗的那张旧沙发上消磨整个下午;有时她只是进来打个招呼,
买一杯林初阳顺便提供的、味道普通的速溶咖啡,然后匆匆离开。林初阳发现,
苏眠安静看书的时候,整个人会散发出一种极其专注的气场,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而她偶尔抬起头,目光放空望向窗外时,眼神里又会流露出一丝迷茫和思索,
与她谈及艺术时那种熠熠生辉的神采截然不同。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书店里没有其他客人。
雨丝敲打着玻璃窗,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让室内的空间显得格外安宁。苏眠没有看书,
而是站在那架古老的立式钢琴前,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有些斑驳的漆面。
“这钢琴……还能弹吗?”她回过头,问正在整理书目的林初阳。“应该可以。
”林初阳抬起头,“我偶尔会简单擦拭一下,但很久没人正经弹过了。据我伯父说,
音色还是不错的。”苏眠眼中闪过一丝跃跃欲试的光芒。“我可以试试吗?
”林初阳有些惊讶,随即点了点头:“当然,如果你不介意它可能有点走音的话。
”苏眠小心翼翼地掀开琴盖,露出黑白分明的琴键。她用手指轻轻按了几个音,
钢琴发出了略显沉闷但依然醇厚的声音。她满意地笑了笑,然后在琴凳上坐了下来。
她并没有弹奏任何完整的、耳熟能详的曲子。她的手指在琴键上轻柔地游走,
一段舒缓、略带感伤,又充满画面感的旋律流淌了出来。那音乐像是即兴的创作,
伴随着窗外的雨声,像是在诉说一个悠远而私密的故事。音符时而绵长如雨丝,
时而跳跃如溅起的水花,带着一种未经雕琢的、纯粹的情感力量。林初阳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静静地聆听着。他不懂音乐,
但他能感受到这旋律中的情绪——那是一种混合了向往、一丝忧郁、以及某种不确定的探寻。
这音乐,仿佛就是苏眠内心世界的回声。一曲终了,余音在布满书籍的空间里缓缓消散,
与雨声混在一起。苏眠的手指还停留在琴键上,似乎也沉浸在自己创造的音乐氛围里。
“很好听。”林初阳由衷地说,“是你自己写的?”苏眠转过身,
脸上带着一点不好意思的神情:“随便弹的,想到什么就弹什么,让你见笑了。
”“完全没有。”林初阳走到钢琴边,“我觉得很有感染力。好像……看到了雨中的街道,
和一个人独自漫步的身影。”苏眠的眼睛微微亮了一下,
似乎因为有人能听懂她即兴的音乐而感到高兴。“谢谢你这么说。”她合上琴盖,
“画画累了的时候,我就会这样弹一弹,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放松和表达。
”“所以你不仅是画家,还是音乐家?”林初阳半开玩笑地问。“谈不上。”苏眠摇摇头,
“只是都喜欢而已。艺术和音乐,本质上不都是情感的表达吗?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
”这句话让林初阳对她有了更深的认识。她不仅仅是一个技艺的学习者,
更是一个对美和表达有着本能追求的创作者。雨还在下,天色有些昏暗。
林初阳打开了书店里几盏暖黄色的壁灯,光线柔和地洒下来,将两人的影子拉长,
投在布满书脊的墙壁上。他们都没有再说话,苏眠重新坐回窗边的沙发,
拿起之前看了一半的画册;林初阳也回到收款台后,继续他未完成的工作。
一种奇妙的静谧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这不是尴尬的沉默,
而是一种舒适的、无需言语填满的共处。他们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却又奇异地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雨声、偶尔翻动书页的声音、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这些细微的声响,
共同编织成了这个午后独特的安宁。林初阳发现,他很享受这种状态的苏眠,
也享受这种状态的自己。不需要刻意寻找话题,不需要扮演任何社会角色,
只是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同一个空间,分享着同一片时光。这对于习惯了孤独的他来说,
是一种陌生而温暖的体验。苏眠似乎也是如此。她看书的姿态非常放松,
偶尔会因为看到精彩的画面而微微点头,或者因为遇到不解之处而轻轻蹙眉。
她完全卸下了第一次见面时那种惊慌的防御姿态,也不同于接电话时那种隐隐的抗拒。
直到傍晚,雨势渐歇,天边泛起一抹晚霞的余晖。苏眠合上书,站起身。“我该走了。
”她说。“雨停了。”林初阳看了一眼窗外。“嗯。”苏眠拿起自己的画筒和包,走到门口,
停顿了一下,回头对林初阳说:“今天下午……很愉快。谢谢你。”“该我谢谢你才对,
”林初阳微笑道,“谢谢你的音乐,让这个雨天变得不一样。”苏眠笑了,
那是林初阳见过的,她最舒展、最轻松的一个笑容。然后她推开门,
走进了雨后清新湿润的空气里。书店里恢复了安静,但那架沉默的钢琴,
似乎还残留着她指尖的温度和那即兴旋律的余韵。林初阳意识到,苏眠正在一点点地,
以一种安静而自然的方式,融入他这片“遗忘”的角落。而他对她的了解越多,
想要知道的似乎也就越多。她从哪里来?她的生活是怎样的?那通让她皱眉的电话背后,
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这个春日,因为苏眠的出现,变得充满了未知的吸引力。
第四章:街角与画天气彻底暖和了起来。街道两旁的梧桐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连成一片柔和的绿云。阳光也变得更有力量,透过书店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这段时间,苏眠来书店的频率更高了。有时她会在上午就来,点一杯咖啡,
然后占据窗边的位置,在她的速写本上涂涂画画。林初阳从不过去看她在画什么,
他尊重她的创作空间,只是偶尔在她需要续杯时,才会走过去。这天下午,
林初阳正在门口擦拭玻璃,忽然看到街对面的人行道上,苏眠支起了画架。
她戴着宽檐的遮阳帽,穿着沾了些颜料的工装裤,正专注地对着画布涂抹。
她的画架正对着“遗忘书之角”所在的这栋颇有年代感的欧式建筑。好奇心驱使下,
林初阳隔着街道看了很久。苏眠作画的时候非常投入,身体会随着画笔的挥动而微微摆动,
时而后退几步眯起眼睛观察整体,时而又凑近画面进行精细的修饰。
她完全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周围行人的注目和车辆的喧嚣似乎都与她无关。过了很久,
苏眠似乎暂时告一段落,开始收拾画具。林初阳犹豫了一下,还是穿过街道,走了过去。
“在画我的书店?”他开口问道。苏眠看到他,并不意外,笑了笑,将画板转向他:“是啊,
觉得这个角度很有味道。怎么样?”林初阳看向那幅画。画布上,
“遗忘书之角”静静地矗立在春日的阳光下,
斑驳的砖墙、深绿色的木质门窗、门口悬挂的铜铃、以及从窗户里隐约透出的书架轮廓,
都被细致而富有感情地描绘出来。苏眠没有追求照片般的写实,
而是运用了明亮而温暖的色调,强调了光与影的对比。阳光在画面上流淌,
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暖洋洋的温度。整幅画充满了生机,
却又保留着旧书店特有的宁静和时光沉淀感。最让他心动的是,
苏眠在画中给窗边那个他常坐的位置,添上了一个模糊的、正在看书的人影轮廓,
虽然看不清面目,但那无疑是他。“画得……太好了。”林初阳由衷地赞叹,
他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你把它画得比它本身还要美。”“是它本身就很美。
”苏眠认真地说,“我只是把这种美,和我感受到的宁静,表达出来而已。
”她指着那个模糊的人影,“那是你。我觉得有这个身影在,这幅画才完整,
才更像‘遗忘书之角’。”林初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被画进了她的风景里,
这让他有一种奇特的、被接纳和被理解的感觉。“这幅画……可以卖给我吗?”他脱口而出。
苏眠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不卖。”林初阳有些失望。“但是,”苏眠看着他,
眼睛弯成了好看的月牙,“可以送给你。”这次换林初阳愣住了。“送给我?这太贵重了。
”他看得出这幅画倾注了她的心血和才华。“比起你提供的那个可以安心画画和发呆的角落,
还有那些好喝的咖啡,”苏眠调皮地眨了眨眼,“这幅画不算什么。而且,
我觉得它本来就应该属于这里。”最终,那幅题为《春日角落》的油画,
被林初阳珍而重之地挂在了书店最显眼的一面墙上,正好对着窗户。每个进来的客人,
几乎都会被这幅画吸引,询问它的来历。林初阳总是会简单地说:“一位朋友画的。
”心里却会泛起一丝隐秘的喜悦。这幅画仿佛成了一个纽带,将苏眠与书店,与林初阳,
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它不仅仅是一幅描绘景物的画,
更是苏眠眼中所看到的、心中所感受到的“遗忘书之角”。通过这幅画,
林初阳仿佛看到了苏眠内心世界的一角——那个世界充满了对美的敏感、对宁静的向往,
以及一种用艺术温暖生活的善意。他开始更加留意苏眠作画时的细节,
听她偶尔谈起对某些画家风格的看法,或者创作中遇到的瓶颈。
他发现她在艺术上很有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追求一种内在情感的真实表达。
这与她偶尔在电话中流露出的烦躁和生活中的些许迷茫,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艺术似乎是她的一座堡垒,在那里,她是自由、强大而专注的。而现实生活,
则可能存在着让她不得不应对的纷扰。林初阳越来越想了解,那座堡垒之外,
苏眠究竟在面对着什么。而这个春天,也因为这幅画,变得更加色彩鲜明起来。
第五章:深夜与显露时间在书香、画笔和偶尔的钢琴声中悄然流逝,春意愈加深浓。
林初阳和苏眠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友谊。他们可以一起安静地各自看书,
也可以就某一本书、某位画家、或者某段音乐进行轻松的交谈。
林初阳享受着这种逐渐熟稔的过程,像慢慢阅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每一章都有新的发现。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潜流依然存在。一个周五的晚上,苏眠离开得比平时稍晚。
她一直在修改一幅准备参加一个小型画展的作品,直到书店打烊的时间。林初阳没有催促她,
只是在一旁整理着书架,等她完成。终于,苏眠放下画笔,长舒了一口气。“总算差不多了。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在已经安静下来的书店里显得格外刺耳。
林初阳注意到,苏眠看到屏幕上闪烁的名字时,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之前因为完成画作而带来的轻松愉悦消失殆尽。她深吸了一口气,像是需要积蓄勇气,
才按下了接听键。“喂,妈。”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尖锐的女声,即使隔着一段距离,
什么用……”、“……稳定……”、“……张阿姨介绍的……”、“……你都多大了……”。
苏眠听着,眉头越皱越紧,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画架的边缘。“我说了,我现在不想考虑那些!
”她的语气带着压抑的火气,“我的事情我自己有打算……画画不是不务正业!
……你能不能不要总是安排我的生活?”电话那头的声音似乎更激动了。
苏眠的声音也提高了八度:“对!我就是不懂事!我就是不想按照你们画好的格子走路!
这有错吗?”她的眼眶有些发红,声音里带着一丝委屈和倔强,“是,他是很好,很优秀,
但那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一辈子就看着那么一眼能看到头的风景!”她激动地转过身,
背对着林初阳,肩膀微微颤抖。“……够了!我现在在外面,不方便说这些……我知道了,
我会考虑的,行了吧?……先这样,挂了。”她几乎是粗暴地挂断了电话,
然后猛地将手机扔在旁边的沙发上,双手撑在画架上,低着头,大口地喘着气。
整个书店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林初阳站在原地,有些手足无措。他无意窥探她的隐私,
但刚才的电话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