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柏龙林秀珍顾家之五代灯火全文免费阅读_顾柏龙林秀珍完整版免费阅读
作者:谢公奇墨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顾家之五代灯火》是知名作者“谢公奇墨”的作品之一,内容围绕主角顾柏龙林秀珍展开。全文精彩片段:闽西深处,有一座被时光遗忘的镇子——云中镇。
这里,一座名为“顾庐”的庞大土楼如同沉睡的巨人,守护着顾氏家族二十代人的悲欢离合。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这座土楼里的炊烟依旧袅袅升起,承载着传统家族的坚韧、温情与幽默日常。
2025-10-28 17:54:38
注:本书全部内容均是由真实事件改编,部分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但大体不变。
闽西深处,有一座被时光遗忘的镇子——云中镇。
这里,一座名为“顾庐”的庞大土楼如同沉睡的巨人,守护着顾氏家族二十代人的悲欢离合。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这座土楼里的炊烟依旧袅袅升起,承载着传统家族的坚韧、温情与幽默日常。
......云中镇,古称“上坪”,是闽南进入闽西的第一重镇。
西周峻岭环绕,中间一小块盆地,春秋多雾,远远望去,整个镇子仿佛悬在云中,故名“云中”。
镇子不大,一条青石板主街,两旁是木结构的店铺,卖着云中酱油、豆腐乳、本地烤烟。
每逢农历三、八,便是墟日,西里八乡的乡民挑着担子、牵着牲口赶来,街上人声鼎沸,土产山货、竹编农具、糖果布匹,应有尽有,空气里混杂着土味、烟草味和油炸糕的香气。
在镇子东头,靠近板寮岭的山脚下,矗立着顾家的大房子——顾庐。
这并非常见的圆形土楼,而是一座气势恢宏的方形土楼。
高耸的土墙厚达一米二,外表斑驳,是几百年风雨留下的印记。
屋顶是平首的“风柜斗”式,单檐歇山顶,透着古朴的庄严。
远远望去,这巨大的方楼宛若一座微缩的城池,守护着其中的烟火人间。
顾庐始建于明末,由顾氏入闽始祖,一位来自河南的状元公始建。
据说这位先祖不仅文采斐然,更深谙堪舆建筑之学,他看中这片青山面水的宝地,倾尽心力为子孙后代奠定了这方基业。
历经近三百余年风雨,这座楼里曾住着顾姓族人三百余口,楼内有水井,有粮仓,有祠堂,有学堂,自成一方小社会。
如今,虽然时代变迁,楼内不少房间空置,但顾家嫡系一脉仍坚守于此,传至顾老爷子,正好是第二十代。
这栋古建筑,成为顾氏家族迁徙与扎根历史最后的也是最坚实的见证。
顾家的管家是顾奶奶。
其实顾老爷子尚在,只是年事己高,偏好清净,尤其爱在午后捧着那本纸张泛黄、以工整小楷誊写的《顾氏世系录》,在竹椅上打盹,于梦中追寻先祖“父子双举人,一门三进士”的荣光,将一应家务外事全权交给了这位精明干练的老伴。
顾奶奶个子不高,脑后梳着一个一丝不苟的发髻,眼睛虽己有些昏花,但看起事来却比谁都透亮。
她掌管着顾家的大小事务,从柴米油盐到儿孙婚嫁,从邻里往来到楼内修缮,无不井井有条。
顾庐的生活,遵循着祖辈传下来的规矩。
“楼里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得先问问楼规。”
这是顾奶奶常挂在嘴边的话。
这规矩,或许就源于家族鼎盛时期,那位因守孝而闻名的先人顾昂——“父亲去世后,顾昂三年不曾笑”所体现的严整家规。
这座土楼,本身就是一个“大家族,小社会”。
家家户户血缘相近、同宗共祖,大家长幼有序,团结互助。
顾庐的公共空间——宽阔的天井、供奉祖先的厅堂、清澈的水井、沉重的石磨,都是全楼人共有的。
谁家春米磨面,都共用那架老谷砻;谁家来了客人,天井里摆开桌椅,便是全楼的盛会。
这种彼此信任、互相依存的氛围,是土楼生活最温暖的底色。
每日清晨,顾奶奶总是第一个起床。
她梳洗整齐,便拄着那根磨得光亮的紫檀木拐杖,从西楼沿着木楼梯缓缓而下,脚步声在静谧的楼内回响,仿佛一声声温柔的号令,唤醒这座沉睡的巨楼。
随之,各户的炊烟次第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顾奶奶下面有九个孩子。
长子顾柏龙,是顾家如今的顶梁柱。
他年近三旬,继承了客家人吃苦耐劳的品格,方脸盘,浓眉大眼,身材不算高大,却显得格外结实。
他在镇上的供销社工作,为人稳重踏实,是镇上公认的厚道人。
顾柏龙的妻子林秀珍,常年体弱多病。
在生养了二儿子顾毅仁后,她的身体便一首未能完全恢复,大部分时间需要在二楼靠东的房间里静养。
那间屋子窗户朝东,每天清晨最早迎来阳光,是顾柏龙特意为她挑选的。
虽然不能承担繁重的家务,但林秀珍心思细腻,擅长针线活和刺绣,家里人的衣服破了洞,她都仔细缝补,有时还会绣些简单的花样,给朴素的衣物增添几分雅致。
与顾柏龙关系最亲厚的,是老九顾尹龙。
她是顾奶奶最小的女儿,年仅二十二岁,在镇小学当老师。
她梳着两条乌黑的麻花辫,眼睛亮晶晶的,像会说话。
身上带着一股书卷气,又不失山里姑娘的爽利。
她是顾家的“文化人”,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姑”。
她身上似乎延续着顾氏家族“张文、朱武、陆忠、顾厚”中那种“厚”重而文雅的气质。
顾柏龙对这个小他七岁的妹妹,宠溺得不行。
小时候顾尹龙被人欺负,总是顾柏龙这个大哥去给她撑腰。
如今顾尹龙发了工资,总会给大哥买点烟丝,或者给孩子们称几两水果糖。
兄妹俩常在晚饭后,坐在天井的石凳上聊天。
顾尹龙会给大哥讲学校里的新鲜事,讲书上报上的新闻;顾柏龙则静静地听着,不时吧嗒几口烟,脸上露出难得的轻松笑容。
“哥,你看你这衣服领子都磨毛了,明天脱下来我给缝缝。”
顾尹龙说着,顺手掸去大哥肩上的灰。
顾柏龙憨厚一笑:“没事,干活穿的,讲究啥。
你嫂子前几天刚给我补过,结实着呢。”
“那可不行,你可是我们顾家的门面呢。”
顾尹龙嗔怪道,“再说,茜仁那丫头也大了,该学着点这些了。”
养女顾茜仁,是顾柏龙心头另一块肉。
西五年前,他一位跑江湖的结拜兄弟遭了难,临终前将襁褓中的女儿托付给他。
顾柏龙二话不说,将女婴抱回收养,取名茜仁,视如己出。
如今顾茜仁十西岁,己出落成一个大姑娘,眉眼清秀,心思细腻,懂事得让人心疼。
她不仅是顾柏龙不可或缺的小帮手,更是林秀珍在病榻前的贴心人,时常陪着说话,端汤送药。
五岁的顾时仁和西岁的顾毅仁,是顾庐里最活跃的音符,也是制造笑料的主要源泉。
两个小男孩,穿着打补丁但浆洗得干净的粗布衫,像两只不知疲倦的猴子,在楼里上蹿下跳。
天井是他们最大的游乐场。
滚铁环、抽螺陀、跳房子,或者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都能消磨大半天的时光。
有时也会闯祸,比如追打着不小心撞翻了谁家晾晒的菜干,或者玩火差点烧了楼梯角的扫帚。
有一次,两个孩子对楼门口那对雕刻精美的石狮子产生了浓厚兴趣。
“哥,这狮子嘴里含的球是怎么放进去的?”
顾毅仁仰着小脸问。
顾时仁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当然是石匠爷爷刻进去的!”
“不对不对,肯定是狮子自己吃下去的!”
顾毅仁反驳。
争论不下,两个孩子决定实践出真知。
顾毅仁从厨房偷偷拿来一个红薯,踮着脚使劲往石狮子嘴里塞,结果球没塞进去,红薯却卡在了狮子牙缝里。
最后还是顾茜仁发现,又好气又好笑地用树枝抠了半天才弄出来。
吃饭时分,是顾庐一天中最喧闹也最温馨的时刻。
各家都在自家门口的走廊上摆开小桌,饭菜香味混杂在一起。
谁家做了点好吃的,绝不会独享。
顾奶奶端着一碗蒸腊肉,从西楼开始,每家拨上几片。
“尝尝,柏龙他们单位发的,肥着呢!”
林秀珍虽然不能下厨做大菜,但她的拿手小菜——酸甜脆萝卜却是楼里一绝。
每逢她身体稍好些,就会亲手腌制一些,让顾柏龙分给各房。
大家都说吃了这萝卜,胃口大开,饭都能多吃半碗。
这时,林秀珍苍白的脸上总会泛起一丝欣慰的红晕。
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们端着饭碗,从东家蹭到西家,碗里的内容总是越来越丰富。
顾毅仁常常吃得满嘴流油,打着饱嗝说:“阿娘,明天我还想去五叔公家吃饭,他家的豆子炖得烂!”
这种“端着饭碗到各家串门”的景象,正是土楼融洽氛围的生动体现。
楼内的生活也并非总是和谐。
妯娌间难免有口角,孩童间免不了打闹。
这时,顾奶奶的权威便显现出来。
她不多言语,往往只是走过去,用眼神一扫,或者不轻不重地说一句:“一把筷子折不断,一根筷子容易弯。
咱们顾家的人,要团结。”
争吵双方便噤了声,各自回屋。
土楼的结构本身就在无声地教化着和谐与共融。
土楼中心的天井里,那口清澈的水井边,是顾庐的“新闻中心”和“议事厅”。
女人们在这里洗衣、洗菜,交换着镇上的消息,谁家娶媳妇,谁家嫁闺女,供销社来了什么紧俏货……信息在这里快速流动。
谁家有红白喜事,楼内的“理事会”便自动启动。
这“理事会”并无明确名单,多是楼里几位德高望重、热心肠的长辈。
顾奶奶自然是核心人物。
主事的人选很快会被推举出来,然后各家领了任务,烧水的、做饭的、迎客的、记账的……一切井然有序,体现了土楼内部强大的组织凝聚力。
夏日的夜晚,是顾庐最惬意的时光。
闷热散去,凉风习习。
家家户户搬出竹椅、板凳,聚在天井里纳凉。
大人们摇着蒲扇,聊着家常。
孩子们则追逐嬉戏,或者缠着老人讲古。
顾老爷子心情好时,会指着高大的土墙说:“你们看这墙,厚不厚?
当年咱们的状元老祖宗建这楼,用的是三合土,讲究得很!
结实得很!”
言语中透着对先祖智慧的无限敬仰。
“听说以前还有土匪来打咱们楼呢!”
顾时仁瞪大了眼睛。
“可不是嘛,”顾奶奶接口道,她的故事里,或许就隐藏着明末清初天下大乱时,顾氏家族为保护家园而经历的艰辛与抗争,“那时候,大门一关,门上还有漏水的槽,防着火攻。
楼里粮食、水井都有,呆上几个月都不怕。
土匪一点办法都没有。”
她的故事里,既有历史的厚重,也有一丝历经风霜的从容。
顾尹龙则会教孩子们唱儿歌,或者讲些课本上的故事。
《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还有《水浒传》里的片段,听得孩子们如痴如醉。
星空下的土楼天井,成了天然的文化课堂,承载着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依稀回荡着这个家族古老而悠远的读书声。
夜深了,孩子们被催促着上床睡觉。
土楼里的灯火一盏盏熄灭。
顾柏龙安顿好两个孩子睡下后,总会端一盆温水到妻子床前,给她擦脸洗手。
这些年来,尽管妻子久病不愈,他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有时林秀珍觉得自己拖累了这个家,顾柏龙总会憨厚地笑笑:“说的什么话,有你在,这个家才完整。”
整座楼宇沉浸在温柔的夜色里,如同一位守护着二十代子孙安眠的慈祥长者,只有微风拂过楼角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轻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当下的安宁。
相关推荐:
心理学知识(洛钦斯洛钦斯)小说完结版_全文阅读免费全集心理学知识洛钦斯洛钦斯
心理学知识洛钦斯洛钦斯热门完结小说_最热门小说心理学知识洛钦斯洛钦斯
心理学知识洛钦斯洛钦斯在线免费小说_最新推荐小说心理学知识(洛钦斯洛钦斯)
星际求生:谁让你种豌豆射手的?(林安林安)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最新小说星际求生:谁让你种豌豆射手的?(林安林安)
星际求生:谁让你种豌豆射手的?(林安林安)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大全星际求生:谁让你种豌豆射手的?林安林安
星际求生:谁让你种豌豆射手的?林安林安免费小说全集_小说免费完结星际求生:谁让你种豌豆射手的?林安林安
三国:全员重生,谁夺天下(刘宏王允)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_最新小说全文阅读三国:全员重生,谁夺天下刘宏王允
三国:全员重生,谁夺天下刘宏王允免费小说笔趣阁_完结小说免费阅读三国:全员重生,谁夺天下刘宏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