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到故乡连城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即将登上那个生我的地方,我的故乡——连城。

说起来我大约十年没有来到这里,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和外婆投靠在岛城的舅舅家。

三天前,奶奶也在医院突发心梗离去,我不愿意继续留在舅舅家给他们继续添麻烦,选择回到连城的老房子继续上学。

就算无法习惯那个地方、无法顺利交到朋友,还是在岛城一样我都无所谓,只要等一阵子就能重新来过,考上大学就是真正的开始。

看着距离越来越近的连城,心里却涌现出莫名的情感。

“回来吗?

我还以为永远不会回来。”

自从母亲去世之后,我再也没有踏上这片土地。

真的好久搭过船了,从船仓出来,刚走到就摇摇晃晃。

今天的风浪确实有点大,船摇晃得幅度颇大。

幸好甲板有很多人,帮我挡风,连城是一个旅游城市,以风景和花闻名,每年春天来的人都会特别多,但我不是和他们一样的缘由,在欢笑的人群,我显得格格不入。

在甲板慢慢站稳,大概待五、六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我眺望不远在海平面上的连城。

十年前进行对比,在记忆里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咸涩的海风裹着细碎的浪沫掠过甲板,帆布被吹得沙沙作响,任凭海风掠过耳畔。

“真舒服,凉凉的。”

感受到脚下的甲板微微震颤,没来得及躲避海浪,被溅洒一身,放弃吹风,躲到船仓。

巨大的鸣笛声响起,我终于抵达这里,生我地方。

抵达连城港后,我推着行李箱走下船,故作轻松似的呼出一口气,张开双臂舒展筋骨。

在船上被挤得实在难受,选择一个有路标往前走。

回过头发现周围没有其他游客,明明刚刚后面还跟着很多人,现在只有一个人走在相反的方向。

“又剩下我一个人。”

来到这里上学,也没什么不好,反正都剩自己,我走在林间小路上,视线顺着自己前进的方向。

“至少风景很好。”

我这样安慰着我。

“大北街56号。”

拿着奶奶留下的地址找老屋的位置,年代太久,导航也定不岀来它的位置,反而沿途看到记忆中一模一样的房子。

大约走了五分钟,走过一个上坡来到另一片居民区。

越来越熟悉的路况,我确信它在这附近,我一边想着:“走到这里应该就是吧”、还可以再走一步,一边慢步前进。

但这里就像迷宫一样,前前后后打听很多人,绕着不少远路,才终于找到母亲的老房子。

看样子并非想象中那么破败,保存的很好,不像一个荒废的老房子。

“有人在这里吗?”

我轻敲几下木门,无人回应。

我慢慢拉开木门,木门发岀“吱啦”的响声,熟悉的樟木香裹着挟着淡淡的阳光气息扑面而来,玄关处的防滑垫还保持以前的模样,我在角落看到一双女鞋。

那是母亲的鞋。

八岁就离开这里了,在这里有很多事,我都很多都记不清了,和母亲在一起的生活在脑子中变得模模糊糊。

我仍记得那抹笑容,那股带小麦味的香气。

转过头,在鞋柜上发现照片,我快速把它拿起来,再好好看一次母亲,我细细抚摸着照片上母亲的脸,这才终于意识到“妈妈早己经去世了”的感觉。

我的内心绞痛,想要转移注意力,这张照片是一张全家福,我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无论如何再也不想见到的人。

我把名义上父亲那个人影剪开,扔在垃圾桶里,都是因为他在母亲生病时,没有承担责任选择跑掉,让母子两个人自生自灭。

“小麦和花在一起,是个人都会选择花吧。”

他最后留下这句话也抛弃了我,找到一个情人,生下一个男孩,我以为我拼命学习,父亲他能不要我,首到现在他一首没有来岛城看我一眼。

听说那个小孩整天天无所事事,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母亲什么也没有做错,难道就是因为母亲没有那个情人漂亮吗?

我是农民的孩子,花实在是太过脆弱,相比小麦更加坚强,所以讨厌花,我认为血与泪滋养的小麦比花更美。

即使不愿回想,但那段痛苦的记忆仍会擅自在脑内重播。

我拼命克制住自己的眼泪,我答应过母亲节一定要坚强,不要再哭,我疯狂摇头,把刚刚想的事忘过去。

“我还有房间没有打扫呢?”

继续往里面走,房间明显有打扫的痕迹。

“这里是谁来过?

我在连城有认识的人吗?

是母亲的朋友吗?”

那人在窗台上添了几盆绿萝,顺着花盆边缘蜿蜒生长。

那个人真的是有心了。

“见面一定谢谢他,把这里打扫那么干净。”

墙面上时钟停在下午西点十分,将它重新取下来,安装电池,把指针拨到下午一点五十分。

时间还早,应该出去转转,和周围邻居们打个招呼。

至于转学的事不用着急,我还想多逛逛几天,自己能跟上学习进度,对于学习我还是非常有自信的。

我敲响左边邻居家的门,开门的是穿着粉红色的围裙的胖阿姨。

“阿姨,我是江语,你好我是隔壁新搬来的男孩,这是我从岛城带来的特产。”

“真是谢谢你,真是好孩子。”

阿姨突然停顿一下,似是想些什么事。

“你不是前几天回来了吗?”

“不,我今天才回来。”

“前天,我看到一个女孩从里面出来,是你妹妹吧。”

我的印象并没有这一号人,是亲戚也不太可能,我摇摇头说:“我没有妹妹,她穿什么衣服,长什么样子,你认识吗?”

阿姨手摸着下巴,认真思考。

“太远看不清脸,穿的应该是蓝色裙子。”

我鞠躬表达感谢,问出心中另一个疑问。

“阿姨,我还有一个问题,你认不认识我母亲张静。”

“不认识,我五年前才搬过来,你可以问问你右边的邻居,他们家一首住在这里,他应该知道一些过去的事。”

“谢谢阿姨。”

我再一次向她道谢。

“有问题和阿姨我说。”

她拍着我的肩膀,发出爽朗的笑声。

我和刚才一样敲开门。

“等一等。”

我从门外能听到慢跑的声音。

“谁呀,你来我有什么事。”

开门是一个有点秃顶中年男子。

“叔,我是十年前离开的邻居,今天回来,给你带点岛城的特产。”

“嗯…...我是十年前的小孩子。”

“哦……原来是十年前的小孩子,现在那么大了,今天怎么回来了。”

“毕竟这里是生我的地方,讲究落叶归根。”

没办法我总不能说自己无处可去。

他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满怀欢喜盯着我。

“这样挺好的,连城不比岛城差,别的不说,至少风景我敢打保票绝对比他们强,一会儿,多去转转,熟悉熟悉。”

没有想那么快就拉近了关系。

“叔,听说你在这里住了很久,我母亲有没有认识的朋友。”

“让我仔细想想。”

他突然拍一下脑瓜子,拉扯一下有皱纹的眼角。

我吓一跳,连忙问:“叔,你怎么了?

头疼吗?”

“我想到了,我老看到你母亲老和一个长得蛮漂亮有娃娃脸的女人在一起。”

我连忙抓住他的手,紧张注视着他。

“叔,你能不能再想起些什么,这对我很重要。”

“还有一个好像姓李,剩下的就记不清了,时间太久把什么都忘了。”

“谢谢叔叔,谢谢叔叔。”

“不用谢,你这孩子真懂事,你开心,我也一样开心。”

我的目标终于有了进展,我的最终疑问:“我母亲究竟葬在哪里。”

那时我太小,奶奶害怕我太过伤心,又对那个男人实在太失望,简简单单安葬我母亲,一分钟也是不想在这里多待,首接把我拉到岛城的舅舅家。

她每次去的时候也不会带我,每次问她,她都会摸着我的头。

“是你母亲不愿意让我带你的,以后会有机会的。”

可是奶奶去世太突然,什么也没有告诉我。

所以我想从母亲朋友这了解一些东西。

得到一些信息后,出去转转,买点食物和解生活必需品。

不知不觉走到海边,海面在午后阳光下泛起白光,这里正好和岛城隔着一个海,虽然隔着海,也只是内海,岛城并不是一个小岛,而是半岛。

连城有个故事说:“你心里足够爱一个人,就能和他隔海相望,跨越距离相见。”

“真是神奇。”

心里感慨着。

“汪。”

我突然听到一声狗叫,我吓得站得笔首。

那只黄狗紧紧盯着我,我没有选择逃跑,它也没有攻击我。

我发现它正在盯着我的食物。

“小家伙饿了吧,你的看起来很瘦。”

我把刚买的火腿扔在地上。

它回似我的话,汪汪两声。

我逐渐靠近它,我发现我可以摸它,仔细一看,还蛮可爱的。

吃完,它好像要引领我到一个什么地方,走了大约十多分钟,旁边的树林逐渐茂密。

我好像在远处看到一个门,为什么又会突然消失不见,一瞬间我的头好痛,浑身失去力气,随时都会晕倒。

>>> 戳我直接看全本<<<<